【东方网】致敬于敏:为祖国奉献一生的民族脊梁

时间:2019年01月18日访问次数:4389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中国氢弹之父、改革先锋于敏院士,于1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光明日报》2019116日)

央视新闻节目在介绍201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及其所属的国防科技团队时,很多人都为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为国奉献的感人事迹所深深触动。“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写给于敏院士的颁奖词,也是对他一生事迹的最佳提炼。于敏以他对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贡献,向我们亲身演绎了为国奉献精神的真谛。

于敏出身于天津平民家庭,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属于“两弹一星元勋”的一员。在军工界有句俗语:“氢弹在世界上就两种构型,美国的T-U构型与中国的于敏构型”。于敏的强悍理论与精深技术由此可见一斑。于敏从34岁开始就带领研究团队潜心钻研,并最终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不到美苏英法等国一半的研发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更令人惊叹的是,于敏是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科技精英。他是当时唯一一位没有留过学的战略核武器专家,完全凭借自学成才,被誉为“国产一号土专家”。核武器的试验成功吓退了敌对势力的武力挑衅,促进了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如果没有当年于敏等老一辈的成就,就没有今天的和平环境,更遑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名要趁早”、“追逐名与利”成为很多人的时尚。是的,在这个急速发达的社会,遍地都是成功机会,大家都有很多要忙的个人事务。但是甭管忙什么,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总是还有一些事情推着你去做,要你必须放下小家子气,舍弃“小我”的名与利。五十多年前,中国的大背景还是国内一穷二白,国际环境险恶,一切条件都很艰苦,于敏们有的只是振兴祖国的梦想与执着。当组织选派于老隐姓埋名从事核武器研究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我们常说要传递正能量,追求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于敏毕生奉献国家、堪为学界楷模的事迹,忽然让我们对中国梦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缅怀和致敬于老,履行知识分子的天职,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把一生奉献给国家和民族的老英雄。正是无数像于敏一样的老前辈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不懈奋斗与攻坚刻难才有了如今祖国的强大,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我们每一个人也要像他们一样为振兴中华民族而默默潜心工作,为五星红旗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于敏走好。(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原文来源: 东方网  |  发表时间:2019-01-17  |  作者:吴亮
  原文链接: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90117/u1ai1217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