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匣子FM】两会时间|培养一个公交车司机要十年?!政协委员呼吁提高上海公交司机待遇水平

时间:2019年02月02日访问次数:5874

近年来,上海在公交线网优化、信息化建设及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不少成绩,然而公交车司机短缺始终无法得到解决,成为了制约公交运营能级提升的突出瓶颈。 在今天开幕的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无党派界别递交提案,呼吁提高公交司机的收入。

据调查显示,截至201810月,上海公交车驾驶员的人车比例为1.81,每辆车分配到的司机不足两名。司机的短缺一方面导致有车无人开、部分线路发车间隔较长,影响市民出行;另一方面又使得现有司机工作强度过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仅直接影响上海公交的服务质量和道路交通安全,更严重阻碍了上海公交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无党派界别以游闽键委员牵头,组织了“以智能化促精细化,全面提升上海公交运营能级”的课题,8个月内,调研考察了上海近百条公交线和多个公交调度站。通过实地访谈,委员们总结造成上海公交司机短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政协委员游闽键)

1.收入水平低,薪资待遇没有吸引力

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市公交车驾驶员人均年收入应发数为11.9万元(含加班工时,占比约10%),月工作时间超过180小时,实际到手每月仅在七千元左右,低于本市道路运输业平均水平。据调查,目前本市地铁驾驶员年收入约1718万,站务人员年收入约12万,均高于公交车驾驶员。

2.工作强度大,职业病多发

尽管收入水平低,公交车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却比一般行业要大得多。 根据调研访谈,公交司机开车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绝大多数线路的公交车实行无人售票,这意味着司机不仅要承担驾驶工作,同时还要负责监督乘客刷卡投币、疏导乘车秩序,一心多用,工作强度较大。此外开车需求久坐,时间长了颈椎腰部容易劳损,饮食也没有规律。人员短缺更是迫使现有公交司机必须加班加点才能满足客运需求,多数公交司机一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

3.公交驾照门槛高,学员考证成本大

公交车驾驶员需要有A3驾照,门槛较高:首先持A证驾驶员社会存量很少,绝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仅持有C证。钱世超委员认为公交司机青黄不接,与学员考证投入成本过大也有关系:“比如考驾照,原来他们的A照,公交公司有专门的培训基地,驾驶员从不会开车的人到能拿到A照开公交车要不了几年,但是现在的话拿到C照要过五年才能考B照,有了B照以后过几年才能考A照,所以我们统计下来就意味着一个,一般要培养成为公交车司机要十年的时间。”

 

(政协委员钱世超)

钱世超委员认为,既然公交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就要有基本托底,这样才能为市民提供有安全度和好感度的服务。参与课题的委员们建议:

1.提高公交司机的收入和待遇

公交车驾驶证的等级要求高、考证难度大、培养成本高,公交司机劳动强度大,其收入水平不应低于交通行业(道路运输业)的平均水平。只有通过新一轮改革,大幅提升公交司机的薪资,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公交司机的队伍中来。钱世超委员呼吁:“是不是每年财政补贴当中指定拿出一部分钱,就是改善公交车司机待遇,公交车就是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于老百姓,是不是可以从生活保障角度来讲,能不能有一些倾斜政策。”

2.为公交司机提供健康保障及临时性住房保障

其一,针对公交司机的职业特点,应大力支持公交企业建立健全相应的医疗保障制度,如为公交司机提供定期体检、购买额外的医疗保险,加强职业病防治、确保司机的身体健康。

其二、公交行业作息制度特殊,公交车有早晚班,上下班时间在凌晨或深夜,而目前多数公交司机都来自崇明、南汇等远郊,赶到市区上班十分辛苦。企业应为部分公交司机提供临时宿舍,确保司机得到充分的休息,相关部门应予支持。

3.建立免费培训制度,提高实习津贴

目前,有些兄弟省市为提高公交司机数量,已经提供免费A3驾照培训。在与企业签订培训就业协议的前提下,由企业承担学费,经实习后定向安排驾驶员岗位。游闽键委员希望上海能借鉴这一做法:“现在年轻人要开公交的驾照过程很长,我们过程当中补贴是不足的,还要自己先交学费,所以是不是能够考虑在这方面加大对他们的补贴力度或者说是免学费。”

 



  原文来源: 话匣子FM  |  发表时间:2019-01-26  |  作者:话匣子FM
  原文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6650762491179565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