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2月3日电 (记者 许婧)吹糖人、“游园会”、留学生唱京剧、寻甸大厨烹饪特色菜……猪年春节将至,上海各高校精心准备一桌桌年夜饭,并奉上丰富精神“食粮”,让留校的中外师生即使远在他乡也能度过一个充实、难忘、温馨的新春佳节,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上海交通大学为留校师生精心准备了独具匠心的“游园会”,师生们一起包饺子、猜灯谜,工作人员还准备了吹糖人、写毛笔字、象棋对弈、棋局展示、投壶等丰富的传统风俗项目供同学们体验,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让留校的中外师生感叹“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1896年,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建立。120多年来,上海交大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次留校师生年夜饭,上海交大在菜单设计上也是煞费苦心,“桃李天下”“猪年大吉”“诸事顺遂”“如日方升”“鹏程万里”“繁花似锦”,表达了新时期的交大,继续走在时代前列,再接再厉,再创辉煌的希望。
不仅如此,本次的定制菜单还加入了很多交大人专属的“小秘密”:“思源锦鲤”“菁菁有戏”“仰思百年”“凤舞南洋”“涵泽垂钓”,众多只有交大人才懂的交大元素,为年夜饭锦上添花,帮助师生共同欢度“新时代交大年”。
很多留学生也加入了交大年夜饭活动,在节目表演环节中,留学生会还特别带来了歌曲表演《夜空中最亮的星》,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参加普渡大学与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春季学期交流项目(ETA项目和GEARE项目)的一群“洋学生”,将于春季学期在交大开始一学期的专业课学习。他们在寒假期间提前来上海交大,就是为了在春节的中国气息中感受中国文化,作为到中国留学的一部分。上海交大为他们专门开设了“文化学堂”,为他们讲授中国春节的习俗以及艺术、厨艺、茶道、中医等文化知识。他们也加入了年夜饭活动,一起合唱《茉莉花》并带来功夫表演,和中国学生一起欢度“中国年”。
走到舞台中央,旦角装扮的南湘轻抖水袖,跟着悠扬的节奏唱起了京剧《贵妃醉酒》的四平调:“海岛冰轮初转腾……”在华东理工大学为寒假留校学生举办的新春联欢晚会现场,唱京剧的南湘,是一名来自老挝的留学生。
南湘是华理社会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来华留学已经有五年多,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她,不但喜欢吃小笼包、水饺等中国传统美食,更是迷恋上了中国的国粹——京剧。为了表演好《贵妃醉酒》,她还加入了学校的京剧协会,每周末跟着师生票友一板一眼地学唱,她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认真的表情、细致的动作,收获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华理为寒假留校学生精心准备了冷菜八碟、玫瑰牛肉卷、水晶虾仁、清蒸笋壳鱼、生肖馒头、寻甸烧牛腩、浓汤四宝、五彩寻甸牛干巴爆羊柳、香酥鸭、双色洋芋球、荷塘月色、、牛肉水饺、上汤西兰花、枸杞党参竹丝鸡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点心。
这其中,寻甸烧牛腩、双色洋芋球、寻甸牛干巴则别具特色——这是华理特意邀请了定点扶贫县云南寻甸县的厨师马金涛师徒,用当地食材为留校学生呈上原汁原味的寻甸美食,以此表达对华理助力寻甸脱贫的感激之情。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师生迎春会在该校松江校区举行。上外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们与留校学生欢聚一堂,喜迎新春佳节。
校方除了为大家送上慰问礼品、新年吉祥物等,还特别准备了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名作《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希望同学们在新一年里多读好书,关心家国天下,用努力与智慧诠释世界,成就未来。
共享美食的同时,上外师生代表们带来了优美的多语种配乐诗朗诵《新年,你好》和《春思》,少数民族师生带来欢快歌舞《不去没有狂欢的地方》,全场师生载歌载舞,其乐融融。
上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5级本科生哈丽代?加马尔说,“今年寒假选择留校写毕业论文,很高兴参加最后一次师生迎春会活动,和大家一起过年。不管我的名字是什么,读什么专业,什么民族,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华民族的一员。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能与上外人欢聚一起共度佳节,我感觉特别开心。不管毕业后去哪里工作,在哪里生活,我的心永远和上外在一起。”(完)
原文来源: 中新网上海 | 发表时间:2019-02-03 | 作者:许婧
原文链接: http://www.sh.chinanews.com/kjjy/2019-02-03/520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