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理工科教授身着汉服讲课 在“化学与艺术”课堂领略华夏衣裳之美

时间:2019年04月08日访问次数:2748

央广网上海44日消息(记者唐奇云 通讯员赵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几经沧桑,几度彷徨;衣裾渺渺,终成绝响……”《重回汉唐》的音乐响起,身着汉家衣裳的华理学子翩翩起舞。3日晚间,由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王利民精心打造的“化学与艺术”公选课最后一讲“回归汉唐——简论汉服与其色彩”,在奉贤校区通海厅伴着古典的民族舞正式开讲。

 

身着汉服的王利民(央广网发 华东理工大学 供图)

一曲舞毕,抛砖引玉。身着汉服的王利民登上讲台,引经据典,借用《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天下式”将学生从华美汉服带入色素发展历史长河之中。

据了解,华东理工大学染料化学学科历史悠久,建校开始就设置该专业,我国染料专业创始人之一陆静荪教授曾担任当年华东化工学院“有机染料与中间体工学专业”教研组主任。课上,王利民介绍了中国及世界的染料发展的历史、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发展过程之后,华理汉服社的学生们登上舞台,为上课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汉服走秀。布料有锦纱罗绫,染色遵循阴阳五行,以纹章为贵,右衽交领,系结带绳;襦裙翻,霞帔飞,深衣曲裾尽德贵……

借助现场展示,王利民向学生讲解了汉服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构造,并通过影视资料着重讲述了清朝“剃发易服”造成“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华夏汉服至此渐行消亡,繁华落尽的悲惨历史。

 

“化学与艺术”公选课“回归汉唐——简论汉服与其色彩”(央广网发 华东理工大学 供图)

据介绍,作为一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化学与艺术”自2018年开设,先后邀请了著名连环画风俗画家非遗传承人罗希贤,上海民乐团二胡首席演奏家姚新峰,雕塑家版画画家吴晓申、顾健,收藏家车飞等文化大师走进课堂,与工科学子一同探索艺术之美。

作为课程发起人,王利民告诉记者,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从艺术氛围中理解其中蕴藏的化学基本原理,同时通过化学的学习,体悟到化学中艺术美,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本学期该课程进一步深化,将化学与艺术的结合,通过研究生的科研和本科生的“大创”结合起来,将日化精细化工科研成果进一步发展为文创产品,如组成12月花香的蜡烛、香囊的文创团队。

据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孟庆鹏介绍,学院将以“化学与艺术”现有课程为基础,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化学”课程,聚焦中国化学发展史、华理在新中国化学发展中的贡献、绿色化学的飞速发展等内容,鼓励华理学子传承先辈精神,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原文来源: 央广网  |  发表时间:2019-04-04  |  作者:唐奇云 赵璐
  原文链接: http://api.newsapp.cnr.cn/html/appshare/share.html?newsId=26889564&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