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对话大学生:从“造物”转为“谋事”

时间:2019年04月26日访问次数:1971

好的设计是“美观”,是“炫”,是“酷”?并非如此。

422日,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做客华东理工大学“艺家讲坛——科学•艺术•人文”,提出 “事在先,物在后”。“设计是从解决‘问题’的本质入手,而不是从“造物”’入手。”柳冠中告诫“未来设计师”,设计师需要从“造物”转为“谋事”的思维方式。

 

讲座前,柳冠中正式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意在补强华东理工艺术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他向华理师生赠送了其代表作《事理学方法论》。

人们常常把“设计”与“美学”划等号,柳冠中认为这样的认识远远不够。“设计是除了科学和艺术之外,人类的第三种智慧。”柳冠中结合实践经验,分享了近年来自己在工业设计思想发展的过程,“工业设计解决的是制造、流通、使用和回收这个社会循环的本质工作。”

虽然中国一直被称为制造大国,但柳冠中在演讲中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要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就要在工业设计上有突破,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推动设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中国的设计才刚刚开始,路还很漫长。我们从事设计,必须要有理想。” 他强调要学习传统的精神,而不能浮于表面。

 

最后,柳冠中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结尾。他表示,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肩负起顺应我们国家发展的方向,坚定不移地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真正需求所设计。



  原文来源: 上海教育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9-04-24  |  作者: 金寒草 王晶瑜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KvtJz5lJYZCkQZk2mIkV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