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工部共同主办,生物工程学院承办的“通海讲堂”高端学术讲座在奉贤校区通海厅举行。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祥山应邀带来了题为“医药行业发展研究现状及趋势”的专题讲座。生工学院副院长王启要教授主持报告会。
周祥山从一个创新药的研发巨额成本切入,阐明了生物医药的行业价值为“为健康和疾病提供解决方案”。随后,他以青霉素的生产为例,强调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协商合作对研发新药的重要性,并指出创新和积累是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必要因素。在报告中,周祥山利用数据展示了全球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趋势,并分别对美国和日本的医药行业发展特点进行了重点论述。对于美国的医药发展之路,周祥山概括为“起步阶段”“黄金时期”“规范发展”“创新盛宴”和“新技术革命”;对日本医药业的崛起,重点分析了“药物再评价工程”发挥的重大作用。周祥山提到,2018年全球TOP50制药企业中,美国和日本分别占有16/50和10/50巨大比重的原因之一是其“研发先行”策略的实施,这对我国医药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周祥山解释了创新对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目前老龄化加深、慢性发病率增加、医药需求快速增加等导致的需求侧增加以及全球范围内的“专利悬崖”压力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大部分医药企业正由传统药物领域向创新药物领域转型。周祥山详细论述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临床试验数据核查”“4+7药品采购”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中国新药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随着创新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药物创新中心。周祥山同时也指出,一个药物的创新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建立市场化的人才引进机制、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由创新研发的特点决定的尊重新药研发规律的试错的容错机制,鼓励“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百年老店”意识,建立与市场接轨的、利与产出的激励机制,只有机制不断完善,才能让药物创新源源不断。
在互动环节中,周祥山就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等热点话题和学生进行了交流,并就数据获得途径、实践能力培养等话题为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