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牛文利
跨越5476公里和4000米高度的318国道,一对“90后”年轻人最美的爱情故事正在生根发芽。
故事的男主李凯,去年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毕业后,主动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基层公共服务部门就业,至今已在聂拉木县卫健委工作近一年。
故事的女主牛文利,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化学院,是2019届的毕业生。今年毕业后,她也将从318国道的起点上海出发,奔赴到318国道的终点。对她而言,原因也简单,因为同样生长于西部,因为热爱这片土地的纯净,因为日喀则有他。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相识 缘分让彼此慢慢靠近
李凯和牛文利,一个来自甘肃,一个来自宁夏,因为高中都是受“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资助过的“珍珠生”,到了大学就自发组织到一起,举办一些迎新活动等。
“我们大一那会就认识了,他当时是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三校的联络人,平常会组织骑行等活动。大二我做了学校联络人,因为要常常向学长请教问题和经验,慢慢就熟络了,然后,就在一起了。”牛文利说道。
此后,相恋至今的三年里,牛文利不时用文字记录下彼此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特别是近一年来的异地恋,记录爱情里的片言只语,无疑也是分外美好和能够在孤单时慰藉彼此的那一份特效治愈。
李凯 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
为何要放弃大上海,选择西藏基层就业项目?李凯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挑战自我,始终憧憬着“在路上”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循规蹈矩的人,更是因为自己也来自西部、出身农村,入职西藏是切切实实体现和发挥着自己的价值。
因而,做这个决定几乎是没有经历过多少的犹豫与挣扎——一份通知、一通给家里的电话,以及和牛文利的促膝相谈。
牛文利记得,去年的4月,当得知有去西藏基层工作的机会,李凯当即就想报名,“他还专门从徐汇校区赶到了我所在的奉贤校区与我商量。”不可否认,两人也曾经憧憬过一起就留在上海工作的未来,但终究是心中的那份家国情怀,在特定的机遇下就一定会爆发。
牛文利坦言,李凯提出这个想法时,自己并不意外。“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极具家国情怀的一个人,在大学时,还主动携笔从戎到部队当过兵。至于我,从小出生在宁夏南部山区,成长路上也受到各方各面的关怀。读书的时候,我还深受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老师们的影响,这些,都促使我通过努力读书来到了大城市。我的内心也想着,有一天,要有能力和机会做同样的事就好了。”
因此,这也是牛文利的一个心愿。当李凯说要去西藏服务时候,那颗也深藏于心中的种子,顿时被雨露浇灌了。“再加上当时学校的就业引导工程也在支持大家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我们两个决定,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一起携手去西藏奋斗,去奉献我们不悔的青春!”
牛文利 走男朋友走过的路
就这样,牛文利开始为一年后自己的毕业季选择而筹划。她选择和男友一样,走同样的路前往西藏。
只不过,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两个人其实也过得异常得“艰辛”。为了争取进西藏,牛文利“无视”了所有秋招、春招投放的各类用人岗位,一心只等西藏基层公共服务部门的招聘需求。特别当有消息说今年可能不在上海招人了,牛文利虽然平添了许多焦虑,但她也没有气馁,反而,在心中燃起了更多的斗志。她着手准备教师资格证书、考西藏公务员等各种方式,只为去西藏,去见梦中的爱人。终于,经过层层选拔,通过公示的名单挂上校园网的那一刻,牛文利不禁潸然泪下。
“终于要和他走上同样的路了。爱对方,也热爱彼此坚守的位置和脚下的土地!在理想和现实中,我既能建设祖国这个‘大家’,也能兼顾自己的‘小家’;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何其有幸!”在牛文利看来,如果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对爱情最美好的希冀,那么志同道合,梦归一处,才是彼此最大的幸运。
衷心愿你们,选择过后,眼里所见皆是美好。
连线日喀则
当你决定一件事 恰好有人相陪 最好不过
记者:在西藏已经快一年了,是自己想要的那样的生活吗,有什么困难吗?如今的你跟一年前的你,有怎样的变化?
李凯:“游历在大街和楼房,心中是骏马和猎场,最了不起的脆弱迷惘,不过就这样。”《牧马城市》是我前往西藏的路上一直单曲循环的歌曲。我喜欢的生活和感觉就像这首歌所描述的那样。
我现在在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卫健委工作,工作总体比较顺利。困难么,工作生活都会遇到,比如说工作方面,存在语言不通等问题。生活方面,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今年聂拉木的暴雪,断电断水。由于这里海拔较高,冬天容易降暴雪,这里也被戏称为雪的故乡。今年的大雪从一月底开始,到四月中旬路面才基本上没有积雪。我到现在还是自己去取水点提水,基本上就没有享受过通水的待遇。
至于说改变,肯定是有的,从一名学生到基层公务员,少了幼稚,多了成熟,少了嬉笑玩闹,多了稳重担当。
记者:听你女朋友说,这一年里她来看你4次。这带给你怎样的陪伴和支持?
李凯:有句话是叫“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我感受到了。从聂拉木去哪里都不方便,只要是去西藏外的地方,至少都要三四天时间,汽车转火车、转飞机,舟车劳顿很是疲惫。但是这样的距离也并没有阻拦相见,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的选择。这是一种精神上心理上的支持,最少让人觉得有人还想着你,爱着你,不管做什么都有人相陪。
记者:女朋友是什么时候跟你相约也来西藏工作的,这一天终于要到来了,目前你们的心情怎样?
李凯:女朋友应该是我想报名的时候约定的。当你决定一件事,恰好有人相陪,最好不过啦。今年,政策允许,她各种条件也符合,真心开心。
对于以后一起工作生活当然很期待了,比较而言,在边疆地区,一个人各种压力问题还是很难处理的,有人陪伴,最好不过。
记者:对于未来两个人还有怎样的期待?
李凯:当家庭和事业在同一起步线上,当然是很完美的了。在干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也向往在休假的时候去其他地方看看,还是要有“牧马城市”的生活。
原文来源: 青年报 | 发表时间:2019-06-13 | 作者:刘昕璐
原文链接: http://app.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9-06/13/content_8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