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人工微结构光场调控物理及其应用 | |
开始时间: | 2019-03-19 10:30:00 | |
报告地点: | 实验一楼第1会议室(二楼大会议室) | |
报 告 人: | 陈树琪教授(南开大学) | |
主办单位: | 理学院 | |
备 注: | 人工微结构是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物理体系之一,为光物理与光子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利用人工微结构实现光场多维度精确调控及其相互作用研究是物理科学研究的前沿,也是未来多学科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在国际上提出了介于超材料和超表面之间的少层人工微结构新概念,利用少层人工微结构的近场耦合和干涉效应,可以极大的增强了光与人工微结构的相互作用,显著的提高了人工微结构的效率。 本报告将系统介绍我们在少层人工微结构光场偏振态、相位、振幅和多维度联合调控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展示了少层人工微结构在光场调控研究领域巨大的研究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报告人简介: 陈树琪,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人工微结构光场调控理论和实验研究,发表SCI论文80余篇。近五年,紧紧围绕提出的少层人工微结构概念,系统地开展了光场调控的理论、实验和潜在应用研究。近五年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51篇,包括2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1篇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1篇Nano Letters、4篇Advanced Materials,2篇Physical Review Applied,2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篇Laser Photonics Review,13篇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1篇ACS Photonics。论文8次入选期刊封面或扉页。因在少层人工微结构概念与设计思想方面的重要贡献,受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等邀请撰写该领域9篇综述论文。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16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2018年获得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2017年应邀担任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2018年应邀担任《Scientific Reports》和《光学学报》编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