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

时间:2019年11月25日访问次数:2821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1月22日报道:中国科学院22日正式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化学部)。

 

    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1951年5月生于荷兰,1978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Jacobus H.Van?t Hoff分子科学杰出教授。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荣誉院士、2006年当选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16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先后获得手性奖章、Van?t Hoff奖章、玛丽-居里勋章、Arthur C. Cope学者奖和欧洲化学金牌奖。

 

    费林加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分子机器与有机不对称催化。他合成出了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通过结构工程实现对分子马达转动参数的精准调控,并发展出一系列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分子材料,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他构建的全人工合成的纳米分子车,能够在金表面实现精确的制导运动,使得宏观机器概念在微观世界得以实现,成为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他将“光开关”的概念引入到分子信息存储、液晶材料、手性控制、生物大分子等领域,推动了相关交叉领域的发展。

    他同时也是有机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他基于亚磷酰胺开发的数十种不对称催化转化体系得到了许多课题组的广泛应用,现已成为明星分子Feringa配体。由于通过铜催化实现了格氏试剂与环状烯酮的共轭加成,该方法也被广泛使用于全合成中。

 

    费林加教授与中国科学界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他长期与中国学者合作,持续开展学科前沿研究。他与田禾院士共同领衔组建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旨在打造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高地。

    目前,费林加教授以“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的身份受聘华东理工大学,组建研究团队,招收并指导学生,在上海开展实质性科学研究,目前已经以该中心为通讯单位发表多篇重要成果,为我国在分子机器及智能材料领域产生世界范围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广泛参与中国大众科创活动,并多次与全国青年教师、大学生、高中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科学人生。2018年。费林加教授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原文来源: 东方网  |  发表时间:2019-11-22  |   作者:傅文婧
  原文链接: http://sh.eastday.com/m/20191122/u1ai2017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