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为“擦亮”老字号的青年点赞

时间:2021年09月01日访问次数:12

近期, 老字号·新活力创新挑战赛暨老字号新动力产教融合发展工作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老师、学生们和老字号掌门人齐聚一堂,为老字号发展、莘莘学子投身“擦亮”老字号打call。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珊主持研讨会,她表示:“高校承担的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人是我们的落脚点,如果学生能在服务老字号的过程当中有快速的成长,有素质的提高,有能力的提升,这是我们高校最想实现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又能为老字号赋能,又能提升学院的影响力,提升我们的科研质量,实现双赢,最终受益的是学生,是企业。”

“以大赛的形式来推动老字号创新,既能体现活动的影响力,让更多的老字号企业能够参与,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全市高校包括长三角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这个大赛中来。”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司忠业在发言时也表示,“通过参与大赛,能够为我们的老品牌来赋能,‘擦亮’我们的老字号,同时,设计出一些作品本身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个能力的锻炼。所以很希望最终这些作品能够被我们的这些老字号品牌选中,出一些从作品到产品然后再到商品的佳作。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力能够得到一些提升,包括专业能力、团队的意识和跨学科能力。”

作为“新国潮·青春范儿”老字号创新挑战赛的主办方之一,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彭明表示:“黄浦区老字号占了上海老字号的60%,区政府希望我们在做创新创业,特别是在帮扶初创企业、中小微的企业过程当中,能够充分跟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相结合。这个大赛推出了老字号新活力活动,我们想通过大赛来搭建一系列的平台,让老字号企业跟高校对接,共同寻找成果落地的平台。”

参与此次研讨活动的华理学生代表潘家浩讲述了他参与老字号创新工作的经历,他告诉与会者:2020年,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参加了学院老字号创新工作室,就开始利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比如新媒体矩阵的方式来帮助老字号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工作室团队不断壮大,从最初的4个人到现在将近20个人,团队成员对老字号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老字号掌门人说创新

●沈勤峰(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我们刚刚跟学院老字号创新工作室有一个合作,就是关于一大会址文创商店一个文创的设计。之后,又参与了“新国潮·青春范儿”老字号文创设计赛,希望通过同学们在运营模式的创新,在冠生园蜂蜜的品牌IP设计和IP形象周边产品设计上贡献智慧。

●胡辰琛(童涵春堂市场品牌部文案策划高级经理):我们豫园店的创新设想是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比较综合的体验店。这里面有我们华理艺设院同学的功劳,去年我们还和学校签署了学生实践基地的战略合作,对于大学生来说,目前的老字号企业更像一家创业型公司。欢迎华理艺设院的同学通过“新国潮·青春范儿”老字号创新挑战赛的优秀作品,让我们挖掘新苗子,毕业后能签约我们企业。

●钱可嘉(上海三联集团有限公司采购中心经理):我们集团和华东理工大学签订了一个老字号的校企合作的协议,希望通过这样的结合,不断地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实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目标。这次集团下的吴良材眼镜参加了“新国潮·青春范儿”老字号创新挑战赛,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品牌诉求:寻求新型传播渠道,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模式;实物包装及品牌IP形象设计,希望看到富有品牌百年老字号高端感同时又符合年轻消费趋势的好作品。

●陈扬(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项目经理):华理艺设学院老字号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倪海郡老师的PPT分享对我启发很大,原来我们可以有那么多的方法焕新老字号。这次参与“新国潮·青春范儿”老字号创新挑战赛,希望通过年轻人的视角帮助我们设计,比如说包装的设计、衣服产品设计,又比如说汉服的日常化,或者是把汉服的一些中国特色的元素,搭配到我们日常,比如说袖口、领口做一些微调,以年轻人的方式,让年轻人更加接受。

●郝佳琪(上海炎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参加这次研讨会,收获颇多。当下已经不是一个渠道为王的时代,但品牌的创意最终还要落地在渠道上,最后实现销售。像我们这样的互联网服务公司就能帮助到品牌。通过我们和平台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内衣品类,你可以看到平台上全品类的数据流动,这对于老字号在这个行业的竞争非常有好处。比如老字号品牌上新产品,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我们能预测在各个互联网平台上的运营成本,这对产品的定价有帮助。“擦亮”老字号的工作,需要我们手牵手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