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字号、非遗、乡村、社区服务等传统领域遇上00后95后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一群脑洞大开的女大学生用自己的创意创业项目给出了答案。老字号盲盒、云上非遗、乡野硅谷、智能干洗柜……在由市妇联等主办的2021年长三角女性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上,一群创业新星冉冉升起。
注入青春活力 擦亮老字号和非遗
大三那一年,华理女生沈依旻无意中和老字号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字号是很闪亮的金字招牌,只是因为时代的原因蒙尘了。”沈依旻不仅萌发了一个擦亮老字号的念头。
老字号擦亮计划团队的前身是华理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本科生联合创立的老字号创新设计工作室,通过“互联网+老字号”创新打造老字号文化属性售卖新模式,激活老字号品牌的时代生命力。
2019年,擦亮计划团队定期与老字号企业面对面进行访谈与调研,将调研成果做成推文。“我们通过讲好老字号故事、老字号老店探访、老字号历史条漫等新媒体,输出图文、漫画、视频形式的多维度老字号品牌文化,建立了老字号自媒体矩阵。”沈依旻介绍说。
洪长兴、冠生园蜂蜜、邵万生……这支学生团队擦亮了一个又一个老字号,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在合作了不少的老字号后,团队成员做了一款集成礼盒——“啊啦噶闹忙”治愈盲盒。在去年夏天上海设计周举办期间的静安寺销售起了老字号盲盒。酱鸭、排骨年糕、牛肉煎包分别是杏花楼、鲜得来、洪长兴的“当家花旦”。学生们和字体公司合作,将它们做成了时尚的老字号袜子。
此次获奖的创业项目中,上外“云上”非遗也是与传统息息相关的。项目负责人薛妍是一名00后。身为金山人的她一直以当地著名的非遗项目——金山农民画为傲。
“中国的手艺人真的很厉害,这些非遗项目有必要被推广。我们也希望将中国非遗讲给世界听。”薛妍介绍说,在过去的两年里,项目成员前往调研了20个非遗项目,访谈了96位非遗传承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走访了59家非遗传承单位,走访距离超2000公里,获取一手素材,并与当地机构和非遗传承人达成深度合作,开展活动、编辑课程。
带着青春智慧 走进乡村和社区
来自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创新创业试验班(女创方向)的00后大三学生黄雨昕是乡创云的项目负责人,她所在的年轻的创业团队提出了打造中国首个“乡野硅谷”的提案。
“现在不少乡村面临的问题是千村一面,我们希望能给乡村带去些什么。”黄雨昕告诉记者,改变乡村的计划分成四大板块,分别是:规划设计板块,美丽乡村到家、到庭院的最后一公里设计与施工;教育培训版块,镇长、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民与城归者适农性课程内容;IP品牌打造板块,“一村一品”挖掘、整理、提炼、评估、运用等;有效销售板块,包括直销、直播、直供等网络链接、粉丝黏接、需求对接等。
这样的思路在上海浦东新场镇乡创品牌建设中得到了运用。学生们对当地景观进行了设计,原来普通的植被换成了绣球花,成了网红景点。人气来了,不少村民开起了民宿,带动了旅游业与农产品销售,原来普通的乡村有了新气象。
申城大学生们不仅走进了乡村,还走入了社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合家项目就在社区里玩出了新花样。
团队负责人郭瑞洁介绍说,起初,他们只是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普通的干洗店。后来受到智能快递柜的启发,他们设计了24小时干洗智能柜。运用微信小程序及干洗智能柜等工具,可以达到“足不出户一键洗衣”的效果。除了干洗服务外,这支团队还推出了更多的社区服务,比如全屋消毒、衣橱收纳与清洁服务、奢侈品回收及养护等。
据悉,今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妇联共同启动“2021长三角女性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积极搭建长三角地区女性科技创新创业交流、展示与合作平台。今年市妇联、市教委、市人社局还共同举办了2021年上海市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吸引500余个项目报名参赛。此外,上海市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也于近日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