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萌春意,喜迎学子归。2月17日—19日,华理学子错峰分批返校报到。学校精心安排、用心筹备,扎实细致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学生安全有序返校,平稳推进新学期各项工作。上观新闻、文汇APP、《劳动报》、《青年报》、《新民晚报》、中国新闻网、新民周刊、青春上海、劳动观察、新民客户端、上海教育新闻网、第一教育、上海科技报等10余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本篇选取了部分报道予以转载。
【上观新闻】华理等校开学:大一新生终于可以带三个妹妹逛校园,还有超值家长套餐享用
在奉贤校区海湾之畔的背景墙前,大一新生陈宇轩与多位家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其中包括他的3个妹妹。这是这位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第一次和家人同游校园留影,父母小妹都见证了哥哥就读的高等学府究竟长啥样。
这几天报到日,不仅家长亲人可以陪进大学校园,中午时分学校食堂还提供了超值暖心的家长套餐。每套30元,包括校园招牌菜:华理红烧肉,以及清蒸黄鱼、盐水大虾、银鱼炒蛋、酒香草头,令远道而来的家人同聚一桌,享用上海味道。
校园萌春意,喜迎学子归。本周沪上大学开学迎来高峰,部分高校开放步子逐级放大:家长进校用餐,私车送人到点,拥有校友待遇。
学子错峰分批返校报到中,或独行、或结伴、或家人陪同。华理化工学院左佳旖与家长一起乘坐“梦境班车”入校,进门就受到了同学们热情欢迎。“你陪我长大,也陪我绽放。”她带着爸爸漫步在碧波环绕的亲水平台,也留下了珍贵的照片。爸爸则用单反摄录了校园的美好,“感谢学校给了家长们这次机会,让他们更接近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认识我们。”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的家长,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华理奉贤校区。”学校在多处校园“网红”地,设置了打卡区供大家留念。左佳旖爸爸评价说,校园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安静有序。“新学期里,我对孩子的成长充满期待,希望她能够在这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他希望女儿:“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创新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饭点到啦!除了“家长套餐”,华理食堂各窗口准备了涵盖多个省份、菜系、口味的家乡菜。除了品尝校园美食,还可以到咖啡屋喝一杯咖啡,共享美好“食”光。“虽然已经大三了,但是和父母一起漫步校园还是头一次。”来自华理商学院的施劼阳告诉记者,作为“小导游”,向父母“安利”了日常学习生活,先到学校的地标处打了卡,还一起在食堂吃了午饭,因为种类多样一时不知如何推荐。“一天下来,父母逛得很开心,也对我的大学生活更加放心了不少。”
施劼阳家长也笑言:“有别于往日只能望着背影目送孩子进校,今天可以跟家人一起进校园啦!”一家人走走逛逛,从食堂、商业街到图书馆,从清晨条条道路干净、整洁、静谧,到阳光洒满、学子穿梭,“一切洋溢着青春气息!愿孩子在美丽的华理继续努力,希望他所走的每一步都在向理想的生活靠近,做一个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的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作为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的首个开学季,沪上部分高校还未开学也宣告校园开放好消息。计划本月26日返校的华东师范大学就发布通知,推出师生校友、校外访客入校新办法,明确全体人员进出校门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抗原证明和健康码。自今天(2月20日)早上8时起,本校师生员工、离退休人员进校不需要报备审批,直接刷校园卡进校。按照校历全面开展线下教学、科研、实习等活动,同时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同步推进和及时有效转换衔接的准备工作。
同时,已申办校友卡的校友进校也不需要报备审批,刷本人身份证进校;未申办电子校友卡的校友,则可开学之后3月1日到3月31日期间,在“丽娃学子”微信公众号中预约办理。值得注意的是,恢复校友出入校权限同时,校外访客由本校师生员工通过企业微信相关系统进行线上报备后,也刷身份证进校,通行权限当日有效。校方对此划重点——校外访客包括:家长、亲友、社会人士等。
春天还会远吗,陪伴孩子一起走进校园的愿望已然实现。“新学期,我们等来了盼望已久的跟家长共游校园的活动。”华理艺术学院学生朱铃感慨,虽然时常能通过视频的方式“云游校园”,然而与身处其境还是不同,自己化身导游后,家长仿佛能真正融入大学生活中,肆意地说着乡音,笑声满溢而出。“熟悉的校园,也是全新的校园,新的一年愿我们依旧意气风发!”
【文汇APP】大学元气满满开启新学期:携亲友“一日游”、打卡校园地标、品尝“家长套餐”
校园萌春意,喜迎学子归。2月17日—19日,华东理工大学学子错峰分批返校报到。不少人携亲友大学“一日游”、打卡校园地标、品尝“家长套餐”……元气满满开启新学期。
独行、结伴或家人陪同,大学生们秩序井然。行囊装着家的牵挂,心中装着新的希望,左手握青春,右手拽梦想,一起踏上新征程。
搬运行李、指引道路……从校门口到宿舍楼,学校精心安排、用心筹备,守候返校学子的每一条必经之路。
饭点到啦!学校暖心提供了“家长套餐”,食堂各窗口也准备了涵盖多省份、菜系、口味的家乡菜。
季节换了名字,校园风光如故。学校在多处校园“网红”地,设置了打卡区供大家合影留念。大学生们纷纷化身“导游”,带着家人体验自己的校园生活,“安利”自己的多彩日常,一起定格这些幸福时刻。
如期而至的开学季,有别于往日只能望着背影目送孩子进校,今天可以一起进校园。华理商学院施劼阳同学家长表示,“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走逛逛,食堂、商业街、图书馆……清晨,干净整洁的街道是静谧的,当阳光洒满大地,学子们穿梭于校园,洋溢着青春气息。”
华理化工学院大一学生左佳旖的家长说:“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华理奉贤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安静有序。新学期里,我对孩子的成长充满期待,希望她能够在这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创新思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自身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艺术学院学生朱铃很开心,“2023年新学期,我们等来了盼望已久的跟家长共游校园的活动。虽时常能通过视频的方式‘云游校园’,然而与身处其境还是不同。当我自己当导游,家长更能真正了解我的大学生活。”
《劳动报》:上海高校迎来开学高峰
本报讯 亲友通过申请能入校,线下教学也全面恢复了,同学们期盼的大学生活回来了。这几日,上海高校迎来了开学小高峰,学校也做足了准备欢迎同学们和亲友们一起“回家”。
华东理工大学这个周末迎来了开学,陪孩子入学的还有家长们。学校特意在奉贤校区校园多处设置了打卡区供家长和孩子合影留念,不少学子变成“导游”,饶有兴致地带家人体验自己的校园生活和精彩日常。
商学院施劼阳同学家长表示,以前只能望着背影送孩子进校,今天可以和孩子一起携手走进校园感觉非常不一样。“和孩子一起走走逛逛,食堂、商业街、图书馆,又干净又整洁,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我们也很放心。”
为了欢迎到校的学生和家长们,华东理工大学在搬运行李、指引道路等多方面都做了准备,食堂也暖心提供了“家长套餐”,食堂各窗口也准备了涵盖多省份、菜系、口味的家乡菜。同学们除了可以和家长一起尝尝家乡美食,也可以点杯咖啡坐下来,静静享受校园的美好。
随着新学期开启,全面线下教学也将恢复。对于这一切,同学们都非常渴望。华理物理学院学生郭旭说,新的学期,他希望能够加强多方面的学习,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多方面发展锻炼自己。
此外,还有更多高校将大门打开,欢迎亲友、校友回到校园看一看。《彼时花开,盼君归来!华东师范大学恢复校友出入校权限》一文在朋友圈被广泛传播。“盼了好久,终于可以回学校看看了!”不少华师大的校友们欢欣鼓舞。
记者了解到,华师大自2月20日早上8时起,本校师生员工、离退休人员进校无需报备审批,刷校园卡进校。已申办校友卡的校友进校无需报备审批,刷本人身份证进校;未申办电子校友卡的校友,可于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在“丽娃学子”微信公众号中预约办理。对于校外访客等社会人士,可以由华师大师生员工在相关系统进行线上报备后刷身份证进校,通行权限当日有效。
上海交通大学也表示,全校师生员工及离退休人员进出校门不再查验核酸、抗原和健康码,入校时扫码核验身份信息即可,而且教职工子女可随教职工一同入校。而教职工亲友、校友如有入校需要,目前可通过校外人员入校申请流程申报。
记者另外了解到,不少高校还抓紧春季招聘的黄金期,举行线下招聘会。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就举行了春季招聘会(重点区域专场);上海电机学院则向企业发出了邀请函,邀请他们参加在3月初举办的线下招聘会。
《青年报》:如常校园 只争朝夕
春意盎然之际,绽放的不仅只有花朵,还有新学期的序章。上海多所高校从昨天起正式开启春季学期授课了,在久别重逢的这份日常里,大学校园又热闹起来,青春跃动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大学校园应该有的样子。
复旦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按校历时间开学,研究生2月17日注册,本科生2月19日注册。2月20日起,全校正式上课,全面恢复常规教学。重返校园的师生员工发现,进出校园不再要求提供健康码核酸及抗原证明,校园内单车来回穿梭,学生超市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久违的人气又回来了。
各位同窗相见,喜悦兴奋溢于言表。复旦大学2020级本科生陈丽绮说,这个学期还是相对比较忙碌的,要实习,要准备学年论文,还有很多的专业课程都将接踵而来。对此,她和同学们都十分期待,倍加珍惜。谈承泰是物理系大四的一名学生,他的开学第一课是金融系的《风险投资导论》,专业课大部分都已结课,这学期,谈承泰打算多旁听其他专业课程,增长见识,拓宽眼界。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实验室,勤勉的科研工作者们也早早开启新的一天。生命科学学院22级硕士张天翔很兴奋,上学期中断的实验内容,这学期终于可以补上啦!卢大儒教授与陈红岩副教授,不时走到学生身旁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希望新学期能与学生更多面对面交流,更好帮助同学完成实验”,是老师们共同的心愿。
新学期,复旦大学全面开展线下教学外,学生社会实践校外实习也将同步复苏。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贾颖月注意到,学校食堂二楼更新了桌椅,装潢环境更好了。伴着万物复苏,在暖意洋洋的春光里,光草上的人都“长”出来了。为做好充分保障,提早一周,复旦大学四校区所有食堂、咖啡厅、面包房就已全面开放供应。江湾的肯德基入驻、邯郸南区推出汉堡、旦苑二楼家具改造升级……各餐厅推陈出新,环境更温馨、服务更周到,而同学们期待的快递、体育场馆、公共浴室也已经恢复往昔。
在华东理工大学,同学们已在2月17日至19日完成返校报到程序。返校时,搬运行李、指引道路,从校门口到宿舍楼,总有志愿者守候返校学子的每一条必经之路。饭点到啦,学校暖心提供的“家长套餐”大受欢迎,每套30元,包括校园招牌菜:华理红烧肉,以及清蒸黄鱼、盐水大虾、银鱼炒蛋、酒香草头。远道而来的家人们同聚一桌。与此同时,食堂各窗口还准备涵盖多省份、菜系、口味的家乡菜,共享美好“食”光。
当季节换了名字,校园风光如故。为此,华东理工大学特地在多处校园“网红”地,设置了打卡区供大家合影留念。学子们纷纷化身“导游”,带着家人体验自己的校园生活,“安利”自己的多彩日常,一起定格这些幸福时刻。华理化工学院左佳旖与家长一起入校,“让你看我看过的风景”。她带着爸爸漫步校园,爸爸也用单反及时摄录校园的美好。“感谢学校给了家长们这次机会,让他们更接近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认识我们。”左佳旖说道。
和新学期“say Hi”,从元气满满的早八开始。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熟悉的蓝马甲、靠谱的小推车重现校园,志愿者的身影温暖亲切,连标语横幅也寄予心愿。再次见面,一切都是最好的模样,学子们这就开启一段名为“成长”的旅途。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也在昨日迎来开学第一天。坐在书香浓郁的教室里,同学们认真聆听,求知的渴望在他们的脸上体现;校园的路上,充满了朝气,同学们交谈甚欢;食堂飘散出阵阵香味,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还有绿茵场,学子们正享受着运动的快乐……
熟悉的校园,也是全新的校园。新的一年,学子们意气风发,青春闪耀,以最饱满的状态共同奔向新征程。
《新民晚报》:谈笑间,熟悉的校园回来了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 易蓉)经历了漫长的寒假,今天,上海多所高校开学,同学们飞扬的谈笑声,行李箱隆隆的滚轮声,大学校园又热闹起来了。据悉,沪上高校已经全面恢复线下教学。
复旦大学的餐厅、面包房全面开放供应,吃完早餐的复旦学子,在楼宇入口、电梯入口等处,用消毒用品做好卫生消毒后,有序进入一教、二教等课堂,开始了与教授面对面的交流。
校园里的自行车大军又开始穿行了,同学们说,有那么多人同向而行的感觉真好;食堂的档口人气爆棚,煎饼果子、广东肠粉还是那么美味实惠;图书馆灯火通明,赶快预约一个专属座位,给新学期开个好头……上海交通大学本周已迎来新学期的第二个教学周,熟悉的校园生活丰富而充实,随着春日的脚步,学生们也有序进入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同济大学为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全面启动了“智慧校园”。学校近期在不同校区开展多场智慧教学培训会;学校还建议教师们充分利用线下智慧教室和线上智慧教学平台,做好课程的录制、保存和分享工作;新学期,同济又有130余间全新的智慧教室投入使用。在同济的学校应急指挥中心,校园安全动态尽在掌握。各个校区完成了智慧消防系统全覆盖,建立起立体的应急指挥体系,全面提升发现早、处置快的应对能力。
今天,上海财经大学开启新学期的第一个教学日。校党委书记许涛走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堂,校长刘元春走进“中级宏观经济学”的课堂,全体校领导走进教学楼,了解课堂教学情况,随机听课,与师生互动交流,导学、研学。开学前,授课教师提前回归,相聚备课,打磨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务老师梳理流程、严谨安排,提升教育管理,更好地服务师生;后勤职工悉心为校园“梳洗”,让回归的学子感受焕然一新……这几日,梅花、玉兰相继绽放,春的气息漫溢校园。
华东理工大学本学期开学允许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弥补了去年家长无法进入校园的遗憾。学校暖心提供了“家长套餐”,食堂各窗口也准备了涵盖多省份、菜系、口味的家乡菜。华理校园风光如故,学校在多处校园“网红”地,设置了打卡区供大家合影留念。
华理化工学院左佳旖同学的家长说:“作为一名大一学生的家长,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华理奉贤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安静有序。新学期里,我对孩子的成长充满期待,希望她能够在这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交到更多的朋友。”华理物理学院学生郭旭兴奋极了:“度过了漫长寒假,我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真好!阳光照耀大地,氤氲着春天的气息,一种对新生活的向往油然而生。我希望在新的学期能够加强各方面的学习,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多方面发展锻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