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教师节,我看到了这些情况……

时间:2023年09月11日访问次数:31

在我国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黑龙江考察期间,于9月7日提前祝全国广大教师节日快乐。

今天,9月10日,正是教师节正日子。因为逢着今年的教师节是周日,所以不少学校的庆祝活动提前到周五进行。其实,这倒是符合改革开放后教师节设立时的一个初衷的。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徐汇区教育系统庆祝第39个教师节主题活动9月7日下午在上海市南洋中学举行

当时,有几种意见,有人希望将教师节放在春暖花开时节。其实这主意也挺不错,毕竟教师有园丁之称的嘛。但后来,经过深入研究,当时的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呈送中央的报告,如此写道:“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由此,最终确立了教师节的日期。

新学年伊始,总体上并不是教学工作最为紧张的阶段,因时因地庆祝教师节,比如逢着教师节当天是周六、周日,则各学校提前一两天庆祝,确实是务实之举!

而因为新学年才开始不久,我倒是想起刚刚过去的暑期,以及开学阶段,所看到的一些情况。

9月8日,《我的课堂——上海师范大学课程思政青年说百篇案例集》作为新教师的第一本“教材”,由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影视传媒学院朱恒夫教授等送到了新入职上海师大的教师手中

家访串门能走多远

暑期,特别是8月中下旬,不少中小学同学和他们的家长就会做这样的准备——迎接老师家访。特别是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或者小学升入初中等年级,就会愈加重视老师的来访。而老师也通过家访而了解到学生的情况。

那么,大学有没有家访呢?

毕竟不少大学的学子来自天南海北。似乎大学的家访要来得困难一些?

但今年暑假,华东理工大学的老师就不怕困难,来了个跨省大走访。其中,有华理定点帮扶的云南省寻甸县,也有距离寻甸不算遥远的麻栗坡县。

华东理工大学老师来到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民族中学,与新生莫雨寒(左2)一起在喜报前留影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华理老师的家访,实际上涉及云南、新疆、福建、黑龙江等省区。家访对象有2023级新生,也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

河北省保定市的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3级新生路紫瑜,家庭因遭遇暴雨侵害,学校第一时间提供临时困难补助。路紫瑜说:“感恩学校的关心和帮助,通过这次温暖又迅速的困难补助,着实感受到了华东理工大学对学生的关心与呵护。”

来自法学院2021级的凯迪日耶·帕尔哈提在新学期就是一名大三学生,暑期家访让她感受到了学校育人的温度,原本对未来学业规划有点迷茫的她,在与家人和老师一起促膝谈话间逐渐清晰,她说:“家人和老师的关心关怀一直激励着我前行,老师们对我的大三专业课程学习与毕业发展方向提供贴合实际的建议,让我对未来不再困惑迷茫。”

华理小熊陪过生日的感觉很好

“今天刚好是我19岁生日,这是我度过的最惊喜和难忘的一个生日,老师们还带来了具有华理特色的生日礼物。”物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康楚晗欣喜地说道:“一直心心念念的华理小熊和华理伙伴盲盒手办终于可以和其他公仔‘团聚’,摆在自己书架上了。”

由于华理教师到全国各地学生家串门、走访,了解学生情况,帮助有需要的学子,使得一些华理学子也受到感召,希望也能够做一些为人师表之事。这不,辽宁庄河剪纸韩氏剪纸家族的第五代传承人、商学院2023届毕业生王桐予选择了成为华理云南寻甸支教研支团的一员。

王桐予在寻甸仁德四小上四年级剪纸课

“除了非遗传承人,现在我又多了一个老师身份,希望能跟孩子们‘艺’起前行,拥抱更加精彩的世界。”王桐予如此感怀。

“影子校长”会成为真正的校长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的陈梦萱老师,于2022年获得了兵团中小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2022年初,陈梦萱老师主持兵团二中初中部读书活动分享会  图:兵团二中微信公众号

当喜报传出的时候,华东师范大学正在为进一步办好《“五个一百”教育研学》而努力。

对于陈梦萱来说,华东师范大学是她的大学母校,兵团二中则是她大学时代曾经学习实践过的学校。两所学校串起的不仅是她的学生时代,也开启并串起她的教师生涯。

2015年,国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其中有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容,就是要从重点师范院校中选派高年级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践。同时置换出相应数量的农村教师去脱产研修,这个项目被称为“影子计划”。

而华东师范大学为此推出了“五个一百”教育研学项目。即每年组织100名学生做一次“影 子校长”、组织100个课外科研项目、组织100项专业性公益活动、组织100个创新创业项目、组建100个学生社团。

陈梦萱与兵团二中的同学们  图:央视报道截屏

2015级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的陈梦萱是“影子校长”项目参与者,她于2017年8月至9月与当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刘延辉校长结对,做了三周的“影子校长”。

跟岗学习期间,她跟随校长开会、听课、处理各种问题,成为校长的“小影子”学习起治校工作,还为学生设计开展特殊教育主题的创新课程。“作为一名在校本科生,就能实景体验校长这个角色的工作,对我来说是难得的机会,让我更加真实地了解了中国教育管理的第一线。”陈梦萱当时如此表示。当时,华东师大的学术导师江琴娣全程跟踪指导,了解她的实践进展,紧扣从实践中“学到什么”,引导她从实践中提取理论问题,予以深入研究。

再之后,毕业之际,陈梦萱选择了兵团二中,成为一名数学老师。

工作4年来,陈梦萱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已经获得三十多项省、市、校级荣誉。而类似陈梦萱这样获得机会的华东师大学子有多少呢?

在袁振国教授策划和指导下,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柯政教授牵头,为全体华东师大教育学本科生精心打造通识基础课——《“五个一百”教育研学》

据统计,《“五个一百”教育研学》开课5年来,覆盖1234名教育学子,近700人次校内外教师亲身执教,评教结果连续获得4.8分及以上,学生反馈良好。学生奔赴全国700多所基础教育学校和20余个公益实践基地参加教育实践,孵化形成课外科研项目千余项,累计发文80余篇,培育建设16个学校星级社团……

总感觉,《“五个一百”教育研学》课程,不仅如今已经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成为国家级“金课”,未来或许从中将诞生新一代的中学校长。

上海如何帮助各省区

中国之大,各地情况不同。但因为教书育人者的不断努力,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推动着国家的进步。

今年暑期,8月3日,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指导,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结业汇报及结业仪式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上海师大校长袁雯就曾提及,理应支持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参与“输血”和“造血”。

袁雯当时发言,主要所指,当然是针对120名来沪参加培训的来自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重庆五个省区市的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而言。但推而广之,上海如何帮助各省区提升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整体育人水平提升,确实也是教师节上该引起思考之事。与此同时,上海的教师到各地去走访——当然包括家访,也有利于自身提高教学或者说教育工作水平。这一点,通过华理教师之家访,也颇能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