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2023年青年学术论坛举办

时间:2023年11月22日访问次数:115

近日,“外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暨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年青年学术论坛在徐汇校区三教103举行。本次论坛由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丽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正军教授、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王涌教授出席并作点评。

首先,张正军致辞。陈维博士就《柏拉图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以君主教育思想为中心》展开论述,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及英国的知识分子对柏拉图君主教育思想的复兴,分析了这一过程中的对话性与民族特色。

郭晓彤博士从19世纪的生物进化问题、作家乔治·爱略特本人对进化论的关注、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进步议题以及爱略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含蓄批评四个维度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进行了深刻的解读。

高义吉博士以《战后日本战争文学的代际记忆研究》为题,介绍了研究背景,从代际记忆视角解读了山冈庄八《太平洋战争》及百田尚树《永远的0》,同时探讨了后续研究的可能方向。

李正财博士围绕种族暴力与法律不公、联邦印第安法律的内部殖民性、法律去殖民化的情感策略等维度,深入挖掘了《圆屋》中的情感政治与联邦印第安法律的去殖民化之间的关系。

武越博士指出,移动性是美国的民族性格,以“移动性”为抓手,细致分析了《典型的美国佬》中的数次驾车过程,通过“身体-机械混合体”的概念探讨了种族化的移动性实践以及人的意识的问题。

陈雨田博士从历史背景、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中国城市形象建构的三重维度探讨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书写,分析了当时的中国城市形象建构与德意志社会文化心理。

与会的三位教授就青年学者们的发言进行了分析与点评。陈丽指出,文学的价值之一在于关注个体的命运;张正军强调,跨学科研究拥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青年学者应发挥自身优势锁定主攻方向;王涌建议,与会师生可以持续拓展研究的深度,体现选题的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