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浪潮涌动之下,大健康产业如何把握新机遇、解锁新动能、跑出新赛道?高校如何顺应数智时代发展需求,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改革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12月8日,2023大健康产业创新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药学院、现代生物医药产业联合学院、阿斯利康、生物医药行业校友会联合主办。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游茂,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全渠道事业部负责人刘谦,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明飞等嘉宾参会并发表演讲。论坛同时发布了“大健康产业管理系列丛书”。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阎海峰参会并致辞,商学院院长马铁驹主持本次论坛。

阎海峰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康中国”是国家总体目标之一,与“数字中国”的融合推进将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他表示,借助华东理工大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学科优势,搭建交流平台,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并通过教育项目建设、教材建设等方式,培养真正“懂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将为推动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游茂在演讲中表示,当今我们正站在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交汇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健康的发展正在推动医疗产业数实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许明飞在会上介绍了上海市在健康数智赋能方面的政策和实践。上海通过连续实施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方案,落地21个应用场景和若干创新亮点,在医疗数智赋能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改善了居民就医感受,提升了卫生健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他在演讲中总结了上海医疗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分享了进一步推进健康数智赋能的思考建议,对于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由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阎海峰主持和策划的大健康产业管理系列丛书前两册,分别为《大健康产业前沿》和《大健康产业保障制度》。阎海峰、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龚秀全、北京大学出版社代表任京雪一同为丛书发布进行揭幕。这一系列丛书旨在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深入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管理,为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和为大健康行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

圆桌论坛环节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叶邦策和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赵玉政联合主持。浙江善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边俊杰、启东东岳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畅、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健康云(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潘铮、上海道禾长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周灏共同围绕“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主题,就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校企双方产业人才的培养、产教融合的路径和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