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发布,上海位居第二

时间:2023年12月29日访问次数:15

12月25日,“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3)”在上海发布,前十强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重庆、南京、武汉、成都、天津。这是该榜持续第六年发布,前十强城市已连续五年上榜。值得关注的是,排名第二的上海市在“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指标评价中,因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而显露短板。

“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何雪松教授、吴开泽副教授领衔的上海高校智库重点研究项目,从2018年起发布。该指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及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突出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并特别强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充分就业和城市文化传承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据介绍,2023年城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能够从多个层面对29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一级指标分别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文化教育与科技创新、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

国内主要城市群在社会发展百强榜中表现优异,排行榜前十位城市有七个城市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重庆、武汉和成都等三个中西部城市表现优异,充分体现了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十强城市连续五年上榜,体现了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反映了其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从整体上看,前三十强上榜城市名单基本稳定,但内部排位竞争激烈。

上海市在多个一级指标排行榜中表现优异,其中“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一级指标位列榜首,“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和“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三个一级指标得分仅次于北京位居榜眼;但在“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一级指标中,上海存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等短板。

课题组还发布了一级指标专项排名百强榜,旨在从七个维度考察城市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反映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或社会发展特色,体现城市居民在社会各层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领域,上北深位居三甲,苏甬常挺进十强,武汉再次进入十强,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在“人口发展与社会潜力”领域,广深莞领跑前三,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以及武汉、郑州和成都等中西部省会城市表现优异。在“生态文明与环境治理”领域,十强城市大多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城市,如黄山、南平、厦门、海口和珠海等。在“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领域,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和天津等一线城市位列前五强,前十强均为副省级以上城市。在“文化教育与科技创新”领域,北京、南京和上海实力最强;杭州、西安、广州和武汉等历史文化名城也因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而表现亮眼;深圳作为中国重要科创中心和产业强市排名靠前,济南连续两年位列十强,珠海则是唯一一个进入此项十强的非省会地级市。在“公共医疗与居民健康”领域,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和广州名列前五强,这些城市拥有全国著名的医学院,是全国的医疗创新高地,为居民健康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障。在“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领域,北京和上海得分最高,副省级城市排名靠前,珠海、东莞和苏州进入前十。

百强榜.png?x-oss-process=style/w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