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三学子,却是同学交口称赞的“小老师”。这名“小老师”带动班级共同进步的做法,甚至受到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的高度赞扬。他通过个人公众号推送及个人B站账号录制课程、习题讲解视频等多种方式助力班级学风建设,他就是华理数学学院大三学子周致远。
助力班级学风建设,他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


自高中起,周致远就养成了在其个人公众号上梳理知识、归纳总结的习惯,此后将这种学习方法沿用至今。他与班委们一起,通过在公众号上发布“每日一题”、在班级群中发布群作业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每日一题”的学习模式取得良好的反响后,受到“数学分析(上)”任课教师靳勇飞老师的启发,周致远结合大部分同学们的诉求,通过LaTeX语言编写了一批更加系统的学习资料。既然要做,就要全力以赴,这是身为班长的他始终所坚持的信念。
“一开始我觉得题难不愿意做,是班长的坚持和一份份详细的批改意见让我深受鼓舞。毫不夸张地说,‘每日一题’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大一的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使我受益匪浅。专业分流后,虽然我进入了新的班级,但我也提议新同学一起参与到‘每日一题’的学习中。”信计210黄婷睿表示。
选择热爱,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最开始,周致远对于视频剪辑相关的技能并不是很熟悉,但在不断地摸索和尝试中,他收到了很多来自同学和网友们的正向反馈。“有点东西!”“讲得很好,下次多讲点!”“谢谢大佬!瞬间懂了!”……类似的评论给了周致远很大的信心。截至目前,周致远的B站账号“断网就拉闸”累计发布视频190余个,播放量高达18.5万次,粉丝数近2000人。“回想起运筹学考试前夜和室友们‘相学于B站’的场景,远哥的视频真的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数212的田思兰表示。

目前,周致远已完成“概率论”“复变函数”等7门专业课的资料编写。“离散数学”任课教师施劲松对周致远高度赞扬,将他的学习方法和部分笔记向2022级同学介绍;在“概率论”结课后,周致远也将自己编排的电子版资料送给老师留作纪念,使得老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更好地找准学生的薄弱点……
心怀炬火,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在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期间,周致远策划开展了第一届数学文化节、师说“数”语·共话成长、朋辈讲堂、校友讲堂等十余场活动,每一个细节都由他把关;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期间,周致远负责运营学院官方公众号,展现数学学院学子风采。比起收获的各项技能,他认为自己作为数学学院首批本科生,通过学生工作与大家一同成长,为学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更值得自豪。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周致远始终冲在服务同学的第一线,参与科普兴趣课、校友龙舟赛、图书漂流、宿舍搬迁等各种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时长超过300小时,始终践行着“华理帮华理人,华理人帮华理,华理人帮华理人”的理念。

在科创实践方面,周致远参与的《熔合科技——FPCB增材制造引领者》项目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金奖。项目聚焦的柔性印刷电子技术是物理、材料、电子信息等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起初,周致远对于项目背后的底层知识并不了解,但他并没有打退堂鼓。“理工科的思维模式是相通的,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我感觉自己不仅是一名数学专业的学生,而是学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的。这些学科屹立在数学的基石上,在接触新兴领域前沿知识的过程中,我感到充满了动力。”周致远表示。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周致远将跟伙伴们一起,在青春赛道上继续奔跑,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