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咱的身边人】从战士到硕士!华理学子解锁“开挂”青春

时间:2024年05月23日访问次数:23

人物名片:刘冲,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入伍前为2018级)。曾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天津市总队,获“四有”优秀士兵及嘉奖一次。入伍前后曾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第五届上海市大学生力学竞赛二等奖等多项各级竞赛奖项,多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优秀奖学金,荣获华东理工大学优秀义工、河南省卢氏县百佳励志少年等称号。


从贫困山村到通海湖畔,从华理学子到武警卫士,从火热军营到浩瀚学海,从光荣退伍到保研清华……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6年来,刘冲以奋斗之姿在不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一路坚持,一路收获。一如他的名字,刘冲化热血为坚毅和担当,找寻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那抹铺垫在他生命中的军绿色,不仅锻造了他亦刚亦柔的品格,也给予了他勇往直前的动力,开启了青春“开挂”模式。


三度报名,一心倔强入军营

2020年9月,拿到入伍通知书时,刘冲感慨这次终于能够圆梦军营了。殊不知,这已是他第3次应征报名入伍。

在2019年5月,时读大一的刘冲看到学院关于征兵的宣传时,从小就有着军人梦的他立即萌生了入伍的念头。下了决心后,他尝试跟家人沟通:“爸,我跟你说个事,我想去当兵了。”不料,父亲闻声挂断了电话,原本温馨的交谈戛然而止。

刘冲成长在河南省卢氏县,作为原国家级贫困县,教育资源落后,父母辛苦了十多年,他也努力拼搏了十多年,终于走出了大山,考上了大学。作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父亲每每提起总是骄傲满满。所以,父亲不理解他为什么执意报名参军。父亲不接电话,他就发消息,在一点点的“软磨硬泡”下,父亲终于同意了。刘冲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去报名、体检、政审,没想到身材瘦小的他因体重过轻被挡在了入伍的门口。刘冲不甘心,一时不知道何去何从,后来在武装部施健老师的疏导下,他决心先完成好当下的学业,积极增重,下次征兵继续报名。

2020年春季征兵时,刘冲依然毫不犹豫地再次报名,一切都顺利通过的他回到家中等待着年后回学校复检。谁料这一等就是半年,受疫情影响再次推迟。当看到网络上人民子弟兵冲锋在抗疫一线时,他的入伍决心更加坚定,渴望成为其中一员。终于,在2020年9月,他第3次报名入伍,这次终于戴上红花绶带,如愿踏进了军营。


四季如一,两载淬炼合格兵

刚进入新兵连的刘冲,对一切都充满着期待。而随着新训不断“加码”,他也更加懂得了,“掉皮掉肉不掉队”不是喊喊口号而已,必须通过严格训练方能实现。

站军姿是军人的第一课。最初,班长、排长反复帮刘冲纠正,甚至用上了辅助用具“军姿十字架”帮他定型。此外,他的身体协调性很差,很多技能动作别人说一遍就会,他却一点都做不到。对此,班长也曾评价他:“刘冲,你是我见过不协调中最努力协调的。”

面对接踵而至的挑战,刘冲选择了坚持以对。在队列、器械、战术等各项训练中,虽然他学得很慢,但从没有放弃。一遍学不会就多做几遍,每次咬牙坚持的他从来没有掉队。特别是在3公里跑步训练中,刘冲每一次都是拿身体冲刺、拿意志坚持。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就达到了满分11分半的成绩。高强度的训练也让他在短短几个月,体重由100斤出头增至140斤左右。“黝黑的皮肤,健壮的体魄”,他逐渐有了军人的样子。

训练之余,刘冲发挥所长,积极为中队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刚到新兵连没过多久,就喜逢中秋国庆双节,在指导员让营造氛围的要求下,他便仿照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在黑板报上写下了自己的军旅情:

重整行装千里行,爷娘姊弟喜相庆。跨越山河为武警,军营里,惊雷骤雨骁雄兵。

皎月一轮洒千营,中秋佳节茱萸景。悠悠秋思谁能领,心却定,战友军旅亦关情。

 作为一名一线执勤哨兵,刘冲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使命,不敢有丝毫懈怠。2021年12月,他因全年训练刻苦、工作突出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并获嘉奖一次;服役期间,他在岗位上认真履职,数次处理各类突发情况,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执勤哨兵”。此外,在中队各项任务的编写中,在节日晚会的朗诵节目中,在中队图书馆的建设和整理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或大或小,只要交给刘冲的任务,他都会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完成。

诗句满怀理想,步履坚定铿锵。就这样,刘冲完成了从大学生向合格军人的转变。


精进不休,退役再逐青春梦

“我相信这不是战斗的结束,而是另一场‘战斗’的打响。”2022年9月,刘冲脱下军装,退役复学,回到了久违的华理校园。

此时的他,正站在大三要作选择的十字路口——继续深造还是选择直接就业。在这段迷茫的过渡期,入伍前后的辅导员王晨烨老师、王玉琳老师,以及班导师李勇老师等都给他提供了极大帮助。“感谢老师们帮助我与校园生活无缝衔接,完成身份的再次转变。”刘冲说。

虽然两年的军旅生涯让之前学的知识变得模糊,但却让刘冲的心愈加明亮:更加知道目标所在,也更加热爱珍惜大学生活。他深知,要弥补两年的知识空缺实现弯道超车,必定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服役期间的经历使他相信,坚持与毅力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带着这样一种信念,刘冲和同为退伍大学生的室友们开启了求索之路。在学习和生活上,他们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互相鼓励,一起早起背英语,一起参加竞赛培训,一起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一起周末去图书馆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每次上课,他们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每次下课就拿着各自的问题向老师请教。尤其是“流体力学”课程,抽象的内容加之以往的数理知识总是让他们频频露出困惑。“讲授该课程的张洪波老师告诉我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无论是不是目前课程内的。或课上解答,或邮件回复,或电话沟通,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迅速赶了上来。”

学科竞赛是能力提升的“练兵场”。以赛促学,刘冲认真备战上海市大学生力学竞赛,相关知识也反哺专业学习。他和室友们在紧张的学业之余一起报名参加了“上图杯”先进成图技术与创新设计大赛,经过系统培训,他们对专业必备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的使用技能比入伍前更上一层楼。

刘冲直言这一年的确十分辛苦,但那份“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思想促使他不断进步——大三学年15门专业课中有9门满绩,更有多门课程达到最高分,受到各专业课老师的一致赞许,前6学期综合成绩也大幅提高。

星光不负追梦人。去年推免期间,刘冲被多所高校院所“相中”,最终他选择赴清华大学进行下一阶段学习。“在部队,我对能源和国防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选择能源动力方向,未来我将继续擦亮军人底色,努力发挥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