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为设计学科建设带来了新思路。5月25日,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启动生成式联合设计系列工作坊,首次工作坊以“AI赋能上海红色文化——文创之旅”为主题举行。
“设计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实践”“红色文化背景下的文创设计”“LLM技术在创意工作中的应用教学及创作”,工作坊上,专家团队从基础原理、基础操作、高阶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相关工具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指导如何用AI赋能红色文创设计。50余位来自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在此基础上分组开展了红色文创设计创作实践。
对学生创作的作品,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阮竣称赞了同学们所做的设计。同时他点评说,设计师在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做红色文创产品设计时,应当考虑红色文化如何从视觉元素的提取,向文化意象提取转化。
从技术层面出发,特赞信息科技创始人范凌表示,如何结合红色文化中的元素,对大模型进行讨论是需要大家思考的。目前已有的语料库对红色文化理解不足,AI缺少的发散性正是设计师重要价值的体现。
从文创产品的精神内涵出发,上海科学与艺术学会监事长朱琪讲到,一个好的文创产品要从文化属性、商品属性以及受众体验三个角度考量。
借助数字化技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红色文化,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再现,能极大地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从高校到企业,每个社会力量的参与都在这场发展浪潮中贡献独特的价值,助力全社会大力营造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浓厚氛围。
此次“AI赋能上海红色文化——文创之旅”工作坊已经是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举办的第三届以红色设计为主题的工作坊活动。前两届活动分别以“海派绘画融入红色文创设计”“红色文化地标设计”为主题,此次活动探索用生成式设计的方式,赋能红色文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