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让“Z世代”与数智时代共舞,高校加“数”前进

时间:2024年09月13日访问次数:11

正值高校新生报到季。数智启航、一键直达大学新生活——“华理智能迎新助手”是华东理工大学今年重点推出的人工智能问答系统,它具有活泼可爱的虚拟形象,能迅速消除新生对学校的陌生感,更化身“贴身顾问”,为新生提供极具智能感的入学体验。

让“Z世代”与数智时代共舞,学校正在加“数”前进。目前,学校正极力通过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融通前沿支撑技术,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环节里。

  ◆  乘“数”而上向“新”而行  ◆  

学校介绍,基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数智时代人才需求画像,华东理工大学通过借助AI、用好AI、面向AI,着力打造本研一体化的“一核双星”育人模式——“AI—STAR”计划(“AI—双星”计划)。该计划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与方法深度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注重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Application(应用)、Renovation(革新),着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数智人才——Smart(有智)、Trendsetting(有识)、Adept(有能)、Responsible(有责)。

2024年,学校精心布局与数智人才培养相关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66项,该“AI for 66”项目包括本科教育教学重大工程和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34项;AI赋能课程建设项目20项;研究生一流特色“人工智能+”课程建设项目12项。

商学院面向人工智能时代进行课程改革,开展“智慧支付挑战赛”;数据科学与商务智能研究所所长李嘉教授顺应AI技术的发展趋势,开设新课“生成式AI和大模型”,介绍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基本技术原理、能力范围、应用特性和典型商业案例等内容,都让学生距AI更近了。

  ◆  升级人才培养模式  ◆  

当设计遇到科技,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附加值?艺术学院传媒系系主任蒋正清聚焦“数智素养类课程体系建设”,牵头立项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智素养类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在他看来,在“智能”的加持下,设计师需要构建信息化的设计观念,合理利用智能工具延展创意,全面打通跨领域合作,以开放积极的心态应对设计生态的变化和挑战。

如何利用AI技术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化学学院练成老师自去年就在主讲的“电化学”课程中,将其所在科研团队开发的软件平台引入到课堂中,把电化学双电层图像化,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基于前期探索,在今年学校的AI赋能课程建设项目中,练成领衔立项了“‘人工智能与电化学’课程建设与思考”项目,继续开展创新实践。

“这个学习平台让我体会到,当前的电化学领域是一个非常现代化、智能化的交叉学科。借助平台还可以将课上所学理论与电化学实验相关联,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加体系化。”化学学院大三同学许铮说道。由于对流体界面热力学模块很感兴趣,利用该学习平台能够计算出界面上各组分的分布和微观结构,化工学院大三学生胡远龙和许铮同学合作使用这一功能解决电化学储能界面问题,并分别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在化学工程主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

“虽然我是从教近20年的老师,但在它面前,我还是学生。”这个让信息学院罗勇军老师赞不绝口的“老师”,就是学校建设的智能问答平台。从编写教案,到解答相关知识点的概念、来源,再到设计编程练习题,罗勇军表示,这个AI“老师”很全能,让教学变得快速又高效。

“数智化是手段,人才培养才是真正目的。我们要积极适应新时代新变化,升级人才培养模式,‘软件’‘硬件’一起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慧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