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勤工助学路,岁月如歌续新章。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在奉贤校区举行了新时代上海高校“五育融合 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华东理工大学勤工助学三十周年主题活动开幕式。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来、沈海涛,校友代表谢应波、吴国邦、刘汉伟,原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主任徐美华,在校学生代表马萍共同启动勤工助学三十周年主题活动。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校友导师聘任仪式,以及“五育融合 创新发展”研讨会首场优秀校友主题报告,2004届校友、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应波,2014届校友、贵州省人大代表、贵州青年五四奖章、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吴国邦,2024届校友、上海高校十佳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李鸿娇分享了在校勤工助学的工作经历,鼓励同学们要始终怀揣希望和梦想,以一颗热忱的心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勤工助学三十周年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1994年,华东理工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成立,是全国统一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自我扶助、服务社会等工作的首批高校之一;1998年,建立首个校外勤工助学基地;2006年,成立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勤工助学实业集团;2014年,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成立首个校内创业工作室;2017年,在全国资助中心开展的资助十年“全国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和“全国百名优秀学生资助工作者典型”评选活动中,勤工助学指导中心获得“优秀单位案例典型”称号,徐美华老师获得“优秀个人案例典型”称号。2021年起,勤工助学正式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从资助发展向劳动教育转变。
华东理工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架构图
30年间,华理持续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惠及学生25.3万人次,走出一大批优秀典型,学校资助工作做法在全国资助中心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拓展实践平台,创建勤工助学实业集团
“勤工助学实业集团”是华东理工大学勤工助学的特色工作,自2006年以来,在全校范围内成立了学生自助超市、文印社、咖啡屋等多个经营实体,累计产生经营收入3248万余元,勤工助学活动面积达1200余平方米,每年解决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超过2000个,保障学生勤工助学需求。
“勤工助学实业集团”由学生担任经理,实体部门从设计实施、货源采购、商品摆放、内部管理、销售服务、财务结算等全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大课堂”。通过这种身体力行的勤工助学工作,学生在工作中培养了良好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道德纪律意识,使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得到了有效融合。
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学生自助超市
加强校园美育,举办校名纪念品设计大赛
华理注重通过勤工助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美育水平。学校连续7年开展“校名纪念品设计大赛”,累计收到参赛作品500余件。通过不断挖掘校名纪念品设计大赛和周边文创开发的劳育和美育功能,学校逐步建设成了完整的“文化+创意+产品”链,以勤工助学实体“创意空间”为依托,量产优秀设计作品40余件,为学生搭建实践和创意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爱校情怀。在“校名纪念品设计大赛”中还特设“文博赛道”,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文博场馆,为文博场馆设计文创产品,其中“仓颉造字”冰箱贴获最受欢迎的奉贤博物馆文创。
校园纪念品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华理见筑”
“理·遇”校名纪念品设计大赛文创设计展
营造劳动氛围,举办劳动教育月主题活动
华东理工大学在每年春季学期组织开展“勤志勤知”劳动教育月、秋季学期开展“勤人·匠心”勤人文化节活动,以主题讲座、企业专家指导培训等活动提升劳动技能水平;以劳动技能大赛为载体,角逐劳动能手、传递工匠精神;以咖啡市集、公益市集、“勤人小集市”营销大赛等激发学生劳动创新活力。为展现勤工助学学生的风姿风采,挖掘勤工助学励志学生典型,学校还形成了完备的评奖评优机制。每月评选“优秀实体”和“星级员工”等,每年评选“勤工助学工作奖”和“荣誉勤人”,举行“勤工助学年终总结表彰大会”,选树优秀勤人典范。定期推送“勤人专访”,汇编《勤业勤行》《寒梅吐蕊》等文化专刊,拍摄《匠心》等劳动主题视频作品,记录学生劳动风采。
勤工助学岗位负责人入职仪式暨劳动教育月主题活动
优秀典型涌现,勤工助学育人成效显著
据了解,新资助体系转变十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勤工助学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走出一批优秀典型: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木纳·瓦尔、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杨孟平、“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应波、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吴国邦,“全国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何一昊,教育部2022年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张正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