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在上海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华理再次成为获奖大户——作为牵头单位的项目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这一成绩也是学校6年来科技创新工作的生动展示。
2024年10月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召开,华理再度成为获奖大户
自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顶层设计,构建有组织科研模式
秉承“共和国化学工程师的摇篮”这一基因,6年多来,学校聚焦“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强做深做大“化”字文章,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支撑基座,布局实施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两新两大”战略,以有组织科研重塑化学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装备、信息智能等领域全链条创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凝练优势科研方向,对接领军企业出题的应用基础研究,2022年底,学校获批“上海市碳中和基础研究特区”项目,探索构建工科基础领域人才引育用评新范式,打通“学研产”创新链条。
上海市“碳中和基础研究特区”项目启动
2023年2月,由华理、北京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联合申报的“抗骨衰老的生物材料与技术”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在北京启动。作为交叉科学部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它面向“健康中国”的重大需求,提出活性材料抗衰老的新思路,深入系统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以抢占全球抗骨衰老的制高点和发展先机,并带动相关产业链健康发展。
推动“理工交叉、工工结合”,承担重点任务,争取重大项目,6年多来,学校牵头3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2个国防重点重大项目,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0余项,其中包括“物质转化制造过程智能优化调控机制”“光控软物质科学”等3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以及2项创新群体项目、8个重大项目(含课题)、2个重大仪器专项。
“物质转化制造过程智能优化调控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启动
在此期间,学校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上海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14项,以及教育部一等奖5项,实现以第一通讯单位在Nature和Science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突破,形成国内首个高分子材料基因组研发平台、振动诱导发光、细胞代谢荧光探针等基础研究领域成果,获得学界高度关注。
Nature期刊刊发华理朱为宏院士团队研究成果
提级赋能,科研基地量质齐升
为提升能级、优化布局,学校成立基地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出台《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持续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形成通过大平台承担大任务、产出大成果、培养大团队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6年多来,学校全面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作为共建依托单位,获批建设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答辩。
对接“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材料生物学与生命过程动态化学机制”重大科学前沿问题,有组织开展前沿基础研究,2019年,学校获批建设“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
主动布局建设高端科研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2年12月,学校牵头成立上海市首个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通过联合领军高校和龙头企业合作共建,该中心致力于突破流程制造智能调控共性核心技术、基础性和前沿引领性技术及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形成企业需求导向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举国科技攻关体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2023年4月,教育部氢能绿色制造与利用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落户华理。该平台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使命,聚焦氢能绿色制造与利用,围绕“绿氢制造规模化”“灰氢绿色低碳化”两大目标,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集成示范应用,形成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的技术创新体系。
教育部氢能绿色制造与利用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启动
通过构建校内外协同创新机制,到目前为止,学校新建(获得滚动支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0家,统筹建设12个国家级、41个省部级和若干个校级科研平台,形成“枝繁叶茂”的多层级科研平台体系。医用生物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省部级基地获评优秀。
服务发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6年多来,在坚持“顶天”的同时,学校科技创新工作也在向“立地”方向延伸,持续夯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势特色,在服务和融入社会需求中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累计签订科技成果许可转让合同210余项,转化合同金额达42亿元,在现代煤化工及能源化工、流程工业数智制造、疫苗等药物安全高效生产等领域,打造了诸多标杆场景实践。
产学研用四链深度融合,学校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以标志性校企校地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变革性发展,与山东、安徽、宁夏等地的10余个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合作。
学校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省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1年12月,华理与上海化工区共建的上海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学校坚持“创新研究院+电子信息材料专业”一体化建设,政-产-学-研-用协同,开展电子化学品基础创新、技术攻关、品质表征和高端人才培养,着力突破电子化学品“卡脖子”技术,实现电子化学品与材料的突破创新和技术迭代。
上海电子化学品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
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华理持续贡献科技力量:2023年8月,学校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共建的华东理工大学宁东创新研究院揭牌;2024年6月,华理-如皋(上海)合成生物概念验证中心的运行开始步入正轨……
构建“企业出题、校企同答、市场阅卷”合作新模式,学校建立“企业特派员”制度,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药集团等30余家重点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新建“孚诺医药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等校企联合研究机构50余家,着力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从人才培养到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的核心技术集成攻关体系。
学校与中国石化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学校与万华化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坚持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运用并重,坚持行业共性重大科技成果以普通许可方式进行专利实施转化,华理业已形成以“成果共享”为核心理念、以“实施许可”为主要模式的专利技术转化机制,先进大型含碳物质气化技术等大批科研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学校多次获得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2020年获评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2023年科研经费到款达12.62亿元,是2017年到款经费的2.3倍。
彰显特色,资政辅政影响提升
2023年12月25日,“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3)”在上海发布。榜单一经发布,立即打破了岁末的沉寂,获得众多地方政府和《南方都市报》《重庆晨报》《厦门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等20余家主流媒体的关注。
这是华理连续第6年发布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也是上海高校智库“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的重点研究成果。该智库和新时代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同为学校新增的上海高校智库一类智库,成为学校人文社科发展的重要体现。
坚持特色发展、应用导向及融合发展,依托理工科优势学科,着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从2018年至今,华理人文社科持续发展:获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新增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成果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6项,第十二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十三届、十四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
居伟忠教授科研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除新增智库外,学校还成立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院、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临港-华东理工大学自贸区创新研究院、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在国家安全教育、能源战略及安全、乡村振兴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资政辅政影响力日益增强,2023年成为首批上海市人民政府设立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的16所高校之一。
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论坛
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工科特色”,6年来,学校积极建设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接大任务,持续产出大成果、实现大转化,新征程上,将继续努力把科技学术研究与国家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贯通,创造引领世界前沿、解决关键问题的重大成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