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拿下3个“大厂”录用函有秘诀

华理学子张静轩展示“教科书式求职路”

时间:2025年03月07日访问次数:12


人物名片:张静轩,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25届硕士毕业生,在秋招期间获得阿里云、阿里控股、华为3个offer(录用函),目前已签约阿里云公司。

意料之外学商科

张静轩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以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信息学院编程专业”,想都没想,直接填了第一志愿!结果开学第一天,她惊讶地发现:要去“商学院”报到。

“当时我心想完了,在高中时期学习的政治、经济、哲学三模块中,经济常常让我避之不及,基本概念都背不下来。”出乎意料的是,大学期间,张静轩重新认识了商科。

通过经济学理论,张静轩学会了“做出更优决策”,严谨的计算和逻辑过程,也教会她分析并提出管理启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满足了她“实现社会价值”的心理需要。“大学第一年,我不仅认真学了,还学进去了;大二开学时,我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我意识到,身为学生可塑性是很强的。所以,当你正少年,请勇敢地去拥抱人生的意料之外。你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感悟能力,都比选择的阴差阳错更有说服力。”张静轩说。

抓住每一个成长机会

大一时,张静轩去麦当劳当服务员,在星巴克做咖啡师,感受学习大企业的培养机制、营销理念和企业文化。之后在课堂上,她能够更好地吸收相关商业知识。

大二时,张静轩学了一点商科基础,就去参加了“互联网+”比赛,给迪卡侬做商业计划,参加模拟决策的赛事。后来,不仅有企业找她给公司的产品做营销方案,她还获得了第一份实习工作。

大三时,张静轩开始学习数据库、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还参与了导师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参加了数据分析的各种比赛,并继续实习。

大四保研后,张静轩一边在字节跳动实习,一边在疫情封校的时光里做好班长职务,还参加了比赛,完成了毕业论文。

而对于比赛,张静轩认为一开始也不用追求太高的名次,坚持参加就行。“随着新知识的积累和工作实战经验的增加,你总会变得越来越强。”

张静轩在大三时拿到了“小挑战杯”的国家级铜奖,大四时拿到了互联网“大厂”的第一份实习,研一时拿到了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国家级一等奖和数据分析比赛一等奖。这些第一次参加只能入围或者拿三等奖的比赛,在她一次又一次“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中,变得不再高不可攀。

赛道上定向跑,跨过去海阔天空

张静轩第一次参加字节跳动面试是在大三上学期。“没接触过的,就是不会啊。”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张静轩时常帮助导师完成项目和研究,大大提升了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她还去力扣(LeetCode)官网上刷了一些算法题目。到了大四,第二次面试字节跳动,她凭借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和数据分析硬实力成功入职。

读研之后,张静轩想去试试看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但第一次面试阿里她遇到了同样的失败,倒在了“三面”。“‘二面’技术面试面完,我着实是一边哭一边复盘。面试官问我SQL编程相关内容、unionall和union的区别等,我都答不上来。我去B站实习,发现自己作为数据分析,SQL编程的短板非常明显。”

确定了病症,就要对症下药。张静轩向一个互联网“小厂”的数据分析实习岗位投了简历,其目的就是锻炼自己写SQL的能力。暑期实习的每一场面试她都会背诵所有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相关内容。暑期前,她还考出了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证书。而此时去练习SQL编程时,她发现已得心应手。

当她成功进入阿里控股实习后,发现一切变得容易起来。“这次面试几乎没有做任何准备,长期的面试经验让我松弛自如地回答面试官的所有问题,且能够给出面试官满意的答案。”

阿里控股、阿里云、华为,是张静轩秋招季投递简历并参加面试的3家企业,拿到了100%的offer收获率。张静轩笑称:“以前是‘大厂’挑我,这次是我挑想去哪个‘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