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为了救他,我增重了10斤”(节选)

时间:2025年04月03日访问次数:11

春回大地的三月

有人忙着减重

而这位00后大学生

却足足“增肥”10斤


为了捐献,大四学生增重10斤


3月25日上午

华山医院2号楼的5楼

出生于2004年的陈焕东安静地躺在病床上

身旁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通过血细胞分离机

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采集出来

其余血液成分

又缓缓回输进陈焕东的身体

来自湖北的陈焕东

是本市第700例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捐献者

在大二就读期间

他受同系学长王浩栋

——第528例捐献者的事迹感动

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王浩栋学长眼中闪烁的坚定和自豪,深深触动了我。当时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很有意义,我就登记入库了,但也知道配型的成功率会很低。”


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

适配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

甚至是百万分之一

正因为配对成功率极低

每一例成功配对都被视为“生命奇迹”


但是奇迹真的发生了

2024年10月份

当接到红十字会通知

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的时候

陈焕东义无反顾地

决定履行当初的入库承诺

捐!


“这十万分之一的缘分,竟然奇迹般降临了!这次能配对成功,还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我感觉非常幸运。听说这次接受捐献的是一个10多岁的青少年,如果能帮助到他,也算是拯救了一个家庭,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这也是我登记入库时的初衷。”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丝隐忧

捐献是否会对健康有所影响?

毕业临近,学业与生活节奏

是否会因此被打乱?

为了打消心中的疑虑

陈焕东查阅了大量资料

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为了平衡捐献与学业生活的节奏

陈焕东从2024年10月

就开始积极准备毕业事项

在秋招中主动出击

并收获了心仪公司的录用函

同时,考虑到捐献

与毕业设计的时间比较接近

他提前筹备毕业设计作品

在寒假期间就将开题报告完成


身高1米7的陈焕东,体重只有120斤

这让他看起来有些瘦弱

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

对身体要求比较高

为了能够顺利捐献

陈焕东接到通知后

便全力以赴

希望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我每天晚上会跑四五公里,并且科学调整自己的的饮食,也会注意规律作息。不到半年我的体重就增加了10斤,也变得更健康了,为之后的捐献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身体的轻微疲惫难掩内心的澎湃,希望自己小小的举动,能够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高分辨检测、体检……

在捐献前的一系列准备过程中

陈焕东始终坚定信念

希望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捐献

谈及捐献后的感觉

陈焕东告诉记者


“注射动员剂时,自己还有些酸胀的感觉。当我完成捐献后,身体没有太大的感觉,整个捐献过程比想象中舒适,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抽完血当天,就有工作人员将血液取走了,当晚就可以输入患者体内。我也衷心地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

学长王浩栋也来到了现场

为他加油鼓劲

作为“过来人”

王浩栋向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并赠送了学习生活用品

这份来自“过来人”的温暖

也让这场爱心接力更具力量


“这是一场时隔四年的传递和接力,两年前的我被学长的经历所感动,选择接过学长手中的接力棒。未来我也将积极投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活动中,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巨大的接力中,传递善意,延续‘血脉’火种。”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以无私奉献给了生命答案

哪怕用尽一切美好的词汇

都难以全然描述他们的高尚

也无法尽数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科技如舟,带我们探索世界

爱似暖阳,让我们感受真情

希望更多人能够加入中华骨髓库

不断解答生命难题

让未来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