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年特种聚酯切片新材料项目采用的由华东理工大学王辅臣教授等领衔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装置一次性投料成功,目前装置已进入稳定运行阶段,这标志着我校在富甲烷气低碳清洁高效转化利用领域又取得了的一项重要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我校作为国际上唯一同时掌握煤炭、渣油、富甲烷气等固、液、气态原料制合成气技术研究机构的领先地位,彰显了我校在国内外含碳物质气化领域的引领作用。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绿色石化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宁波巨化聚酯新材料项目是目前全球单体最大项目,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总投资16.8亿元,达产后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25亿元,该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实现了全产业链国产化,促进了中国石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贡献了重要力量。
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团队通过20余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开发的富甲烷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技术已经实现了天然气、焦炉气和荒煤气等多种低碳碳氢资源的大规模清洁高效转化利用,目前已推广应用到国内 21家企业、22个项目(其中投入运行11个项目),转化炉共计33台,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助力企业实现绿色生产。该技术促进了焦化、化工、冶金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提升了我国能源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
图片说明:宁波巨化天然气转化装置
图片说明:宁波巨化天然气转化装置
图片说明:我校王辅臣教授在现场进行指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