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13日电(记者 许婧)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上海多所高校举办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开设“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华东理工大学:重磅打造“国家安全教育”课

华东理工大学近日正式拉开了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专题教学的帷幕。 10日,学校党委副书记宋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中的文化安全”为题,面向师生深刻阐释新时代文化安全的战略内涵与实践路径,强调在文明交融中要始终坚守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时代使命。
1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系统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与重点领域,解读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战略意义,强调在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中需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辨识力与责任担当。
华东理工大学成立“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并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教学痛点问题,顶层设计“价值、知识、能力、思维”4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对“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了创新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线下安全教育讲座、线上安全教育专题、安全教育实践三个板块,每个教学板块都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并强化案例教学和实践指导。 “课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大安全视角下的跨学科思维,帮助学生在面对各类安全问题时,能有正确的判断和应对策略,真正让学生做到‘笃学、善思、力行’。”沈海涛介绍说。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主要依托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新时代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开展。此外,华东理工大学还依托上海市丰富的产教资源,建立了一批可供“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开展课外拓展活动的实习实践基地,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保障。
沈海涛表示,“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是学校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和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载体,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积极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持续探索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创新模式,并在政策方向、平台建设、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等多方面为课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