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这堂课如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重新认识文化与国家关系的大门;如一台天平,让我更加读懂了文化安全的分量。”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华东理工大学正式推出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专题教学。4月10日,该校党委副书记宋来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中的文化安全”为题给师生们上专题课,2024级经济类2401班学生吴子涵听课后感慨地说。
为高质量开好“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华东理工大学成立“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沈海涛担任组长,并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教学痛点问题,顶层设计“价值、知识、能力、思维”4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对“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了创新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线下安全教育讲座、线上安全教育专题、安全教育实践三个板块,每个教学板块都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并强化案例教学和实践指导。其中,“线上安全教育专题”分为“绪论”“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等章节。“安全教育实践”板块则要求学生围绕安全主题开展“基地考察、社会调研、社区服务、安全宣讲”等实践活动。
在教师团队方面,“国家安全教育”课程面向全校整合优质师资,校领导讲授绪论、文化安全,学校优势学科领域专家讲授能源安全、科技安全、生物安全等,有驻外工作经历的部门负责人讲授海外利益安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讲授经济安全。
“课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大安全视角下的跨学科思维,帮助学生在面对各类安全问题时,能有正确的判断和应对策略,真正让学生做到‘笃学、善思、力行’。”沈海涛说。
“未来投身行业,我也会将网络安全意识融入工作,为筑牢国家物流网络安全防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息学院2024级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王昕欣在上完“网络安全”专题课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