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传统锡剧《玲珑女》主题讲座在我校举办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中小学生共赏一堂戏曲课

时间:2025年04月30日访问次数:17

4月27日,国家一级演员、锡剧名家季春艳受邀走进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逸夫楼演讲厅,开展了“守正之心传经典·创新之意绘玲珑”主题导赏课程,为师生深度解读大型传统锡剧《玲珑女》。这是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参评艺术家艺术导赏活动的首场线下讲座。

活动由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上海艺术教育协会及华东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我校师生、华理附属闵行梅陇实验学校以及华理附小的师生们一同在现场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

锡剧发源于江苏常州、无锡一带,诞生于清代中后期(约19世纪中叶),由江南民间山歌、滩簧小调融合说唱艺术演变而成。早期称“滩簧”或“常锡文戏”,20世纪50年代定名锡剧。它与越剧、黄梅戏并称“华东三大剧种”,2008年,锡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剧的发展与上海也有着深厚的渊源。早在20世纪初,无锡、常州的“滩簧”艺人就进入上海,逐渐形成了“常锡文戏”,并在上海蓬勃发展。

季春艳还现场教学了戏曲程式中的“照镜子”“出门”等动作身段,点燃了现场学生的热情,大家踊跃上台学习表演。本次大中小学生共赏一堂戏曲课,是传承中华文脉、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课程在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据悉,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将于5月8日至21日在上海隆重举办,这是梅花奖42年历史上首次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绽放,17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将在上海集中呈现,涵盖11个剧种和话剧、舞剧等不同戏剧艺术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