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暨由11所部属高校共同发起的“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成立仪式在上海举行。论坛以“共谋特色发展新路径,共筑强国建设新引擎”为主题,由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华大学共同主办。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教育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解放·上观、文汇·上观、新民·上观、科学网、东方网、上海科技报、第一教育、话匣子、广州日报新花城等10余家媒体进行了原发报道。本篇选取了部分报道予以转载。
【光明日报客户端】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在沪举办
近日,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华大学共同主办。11所部属高校共同发起的“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在现场成立。
当天,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教部副主任张晓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应邀作主旨报告。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荆涛,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檀勤良,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张吉雄,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吴华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周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张启钱,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兆华参加圆桌会议。
轩福贞代表主办方致辞,并以《新产业,新大学——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转型与再回归》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从行业特色大学发展历程谈起,强调行业特色大学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他指出,新产业造就新大学,新大学成就新产业,随着新时代产业快速升级迭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担负着国家战略服务者、行业创新引领者、区域发展赋能者、国际竞争参与者四大核心使命,并已成为新产业、新质生产力供给者的重要高地。
他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纵深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的“两新两大”发展布局,以及在打造学科布局新结构、创造有组织科研新范式、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产学研合作新路径方面的发展举措。轩福贞呼吁,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要勇作“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新路径的探索者、先行者,协同攻关行业关键技术,大力培养实践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以特色铸优势,以融合促创新,以担当显价值,努力成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和生力军。
李建威在主旨报告中指出,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要聚焦特色优势,打造关联生长、跃升能级的学科生态系统,蹚出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争先之路;聚焦创新、交叉、融合,打造数智赋能、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蹚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越之路;聚焦“四个面向”,服务行业、引领行业,打造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蹚出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奋进之路。
项延训以《聚焦行业领域,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提出,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共建促进共享,以互补实现共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徐坤以《智能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变革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表示,教育智联网的提出,落地实施是关键。北京邮电大学正在探索构建未来数字大学,打造教学资源整合与联通新模式,期待与各方深入交流合作。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11所高校发起成立“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并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发布联盟倡议。
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分论坛、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平行论坛同期举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在上海成立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记者 任朝霞)近日,以“共谋特色发展新路径,共筑强国建设新引擎”为主题的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开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11所高校发起成立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并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发布联盟倡议。
根据倡议,联盟高校将在“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优化学科布局,建设特色学科高地”“强化协同攻关,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国际合作,扩大全球教育影响”“共建共享资源,构建联动发展生态”等方面凝聚共识、深化协作。
论坛现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应邀作主旨报告。圆桌会议环节,与会嘉宾共同围绕“如何做好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在新时代的新定位”“如何分类推进行业特色高校差异化发展”等展开探讨,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联盟建设,提升联盟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加实质性合作成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路径思考。
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分论坛、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平行论坛同期举行。与会高校的研究生院院长、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科研院院长等围绕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与评价、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有组织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等主题作了深入交流。
【中国新闻网】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在上海举办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9日电(许婧)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暨由11所部属高校共同发起的“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成立仪式26日在上海举行。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11所高校发起成立“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并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发布联盟倡议。
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教部副主任张晓科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代表致辞时指出,行业特色高水平高校作为连接行业资源与学术前沿的桥梁,既承载着传承行业基因的使命,更肩负着创新突围的重托。他希望进一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地学研究等方面深化多方协作,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地质科技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地质调查支撑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作为产业界代表致辞时指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原创技术突破是能源化工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打造战略人才力量、共建人才高地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他希望进一步深化校企战略合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代表主办方致辞,并以《新产业,新大学——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转型与再回归》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他从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历程谈起,强调行业特色大学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他指出,新产业造就新大学,新大学成就新产业,随着新时代产业快速升级迭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担负着国家战略服务者、行业创新引领者、区域发展赋能者、国际竞争参与者四大核心使命,并已成为新产业、新质生产力供给者的重要高地。他以华东理工大学“缘化而立、依化而兴”的特色发展历程为例,介绍了学校全面实施现代化、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的“四化”战略,纵深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的“两新两大”发展布局,以及在打造学科布局新结构、创造有组织科研新范式、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产学研合作新路径方面的发展举措。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他呼吁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勇作“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新路径的探索者、先行者,协同攻关行业关键技术,大力培养实践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以特色铸优势,以融合促创新,以担当显价值,努力成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和生力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以《传承·创新·引领--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与探索》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聚焦特色优势,打造关联生长、跃升能级的学科生态系统,蹚出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争先之路;聚焦创新、交叉、融合,打造数智赋能、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蹚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越之路;聚焦“四个面向”,服务行业、引领行业,打造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蹚出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奋进之路。
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以《聚焦行业领域,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从“应时而生:东华大学的发展历程”“因势而变:行业特色发展的探索”“向新而行:特色化发展的思考”三个方面分享了对东华大学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思考。他希望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共建促进共享,以互补实现共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共同为服务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以《智能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变革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重点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正在探索打造的集AI for Education、AI for Management、AI for Science为一体的“AI-EMS”联动机制,并以“如何开发养老机器人?”这一工程问题为例,阐述了北邮未来学习中心“UNETS”平台的建设情况。他强调,教育智联网的提出,落地实施是关键。他表示,北邮正在探索构建未来数字大学,打造教学资源整合与联通新模式,期待与各方深入交流合作,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更好服务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担任圆桌会议主持嘉宾,参会嘉宾共同围绕“如何做好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在新时代的新定位”“如何分类推进行业特色高校差异化发展”“如何构建学科发展新布局和新优势”“如何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更好引领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等展开探讨,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联盟建设,提升联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加实质性合作成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路径思考。
本次论坛以“共谋特色发展新路径,共筑强国建设新引擎”为主题,由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华大学共同主办。(完)
【解放·上观】这11所“双一流”高校结盟,在沪发起成立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
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安徽五地的11所部属高校共同发起“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日前在沪成立。
这11校均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当天,各联盟发起校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发布联盟倡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结盟”首要任务在于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包括加强联盟高校间、校企间协同育人,共建实践基地和产业学院,探索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树立“大工程观”和工程教育新观念,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新产业造就新大学,新大学成就新产业。”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认为,行业特色大学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随着新时代产业快速升级迭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担负着国家战略服务者、行业创新引领者、区域发展赋能者、国际竞争参与者四大核心使命。在“缘化而立、依化而兴”的特色发展历程中,华东理工大学纵深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的“两新两大”发展布局,打造学科布局新结构、创造有组织科研新范式、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产学研合作新路径。
联盟倡议书提出,各校围绕行业关键领域,构建“特色引领、交叉融合”的一流学科体系;集中资源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发展新工科;瞄准新兴领域布局交叉学科,推动人工智能、绿色技术等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集群。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何为?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透露,北邮正在探索打造集AI for Education(教育)、AI for Management(管理)、AI for Science(科学)为一体的“AI-EMS”联动机制,并建设北邮未来学习中心“UNETS”平台。对于教育智联网,落地实施是关键。“北邮正在探索构建未来数字大学,打造教学资源整合与联通新模式,期待与各方深入交流合作,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更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按计划,联盟建立盟校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师资互聘、课程互通、平台共建,探索跨区域、跨行业资源共享模式并构建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共生共赢的行业特色高校生态圈。同时,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加强与国际同类高校、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并深化“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协同开展沿线国家技术转移转化,打造中国行业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品牌,服务全球产业链升级。
作为产业界代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希望进一步深化校企战略合作,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他表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原创技术突破是能源化工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打造战略人才力量、共建人才高地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文汇·上观】11所部属高校在沪共同发起重要联盟
4月26日,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暨由11所部属高校共同发起的“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成立仪式在上海举行。
开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11所高校发起成立“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联盟”,并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资源共享等发布联盟倡议。
当日,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以《新产业,新大学——新时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转型与再回归》为题作主旨报告。“新产业造就新大学,新大学成就新产业,随着新时代产业快速升级迭代,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担负着国家战略服务者、行业创新引领者、区域发展赋能者、国际竞争参与者四大核心使命,并已成为新产业、新质生产力供给者的重要高地。”轩福贞介绍,华东理工全面实施现代化、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的“四化”战略,纵深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的“两新两大”发展布局,以及在打造学科布局新结构、创造有组织科研新范式、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产学研合作新路径方面的发展举措。他呼吁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勇作“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新路径的探索者、先行者,协同攻关行业关键技术,大力培养实践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以《传承·创新·引领--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与探索》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聚焦特色优势,打造关联生长、跃升能级的学科生态系统,蹚出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争先之路;聚焦创新、交叉、融合,打造数智赋能、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蹚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越之路;聚焦“四个面向”,服务行业、引领行业,打造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蹚出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奋进之路。
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以《聚焦行业领域,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探索与思考》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希望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特色和优质办学资源,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共建促进共享,以互补实现共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以《智能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变革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重点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正在探索打造的集AI for Education、AI for Management、AI for Science为一体的“AI-EMS”联动机制,并以“如何开发养老机器人”这一工程问题为例,阐述了北邮未来学习中心“UNETS”平台的建设情况。当前,北邮正在探索构建未来数字大学,打造教学资源整合与联通新模式。
圆桌会议环节,参会嘉宾围绕“如何做好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在新时代的新定位”“如何分类推进行业特色高校差异化发展”“如何构建学科发展新布局和新优势”“如何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更好引领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等主题展开探讨。当日,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分论坛、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平行论坛同期举行。
本次论坛由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东华大学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