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钱锋院士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见证者、亲历者和践行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工作四十余年来,钱锋院士对此坚信不移,并笃行不怠。于己,他立德修身,知行合一;于科研,他开拓创新,潜心治学;于教育,他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真正把为人、为学、为师统一起来,着眼国家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大先生”。
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这对正值青春年华、求知若渴的钱锋而言,恍如开启了一个新世界。1978年初,17岁的钱锋考入南京化工学院,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学毕业后,钱锋进入工厂工作四年,这番经历让他深知,一线工作经历对于凝练科学问题、攻坚核心关键技术、解决实际难题尤为重要。这与其之后积极倡导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的观点一脉相承,即“应用研究、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探索性基础研究人才培育模式不同,前者绝对不能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而是要与企业、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1986年,钱锋回到高校,在华东化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登上了改革开放的高速“知识列车”。他在研究生阶段攻读电子工程与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专业。那时,电子工程与自动控制类的专业非常“时髦”,但他选择这一专业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它“热门”,而是想通过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中国在这一领域赶上或超过国外。
1995年,钱锋来到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公司,开展石油化工领域关键工业装置计算机先进控制系统的创新研发。他发现,工艺、装备及自动化系统等全部从国外引进的乙烯装置,不知何故,其生产过程的物耗、能耗都比国外设计指标高。那段时间的钱锋,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数据分析,开展工艺流程机理和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机制的模拟仿真研究,设计了多种自动控制方案,与企业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等反复讨论交流,并到工业装置上现场测试,不断地更新、计算和调整。他始终坚信,“只有把生产过程控制得准确无误,才能保证安全、提高效率。”
为了将实验室获得的研究规律与装置多年运行的真实数据进行合理匹配,他从早到晚都泡在实验室或工厂,常常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家里人渐渐习惯了他“回家”是例外、“不回家”才是常态。就这样,凭着满腔的科研热忱和不懈的拼搏求实精神,钱锋从众多错综复杂的研究设计方案中找到了最佳组合,铺设出最优路径,在不改造原有生产装置硬件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先进控制和优化操作,降低了生产过程的物耗和能耗,提高了装置产能和效能,性能远远超过国外专利商的指标。
攻克关键难题,勇攀科技高峰
钱锋带领团队瞄准石油化学工业的智能优化制造,针对乙烯、精对苯二甲酸(简称PTA)、炼油等重要的代表性石化装置,创新性地将化工过程物质转化机理与装置实时运行信息深度融合,进行石化装置智能建模、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运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完成了中国首项自主创新的乙烯装置优化运行技术、软件和系统研发。这项研究成果在国内乙烯行业全面推广应用,一举打破了我国乙烯行业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长期依赖国外引进的局面。钱锋还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PTA装置全流程优化运行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独创性成果,为大型PTA装置成套技术自主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智能制造的理念下,许多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的国家工业智能化规划。中国也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如何走出中国特色工业生产智能制造之路?钱锋认为,“最关键是观念的转变——工业制造智能化绝对不是简单的让机器变得更加自动化,而是使其变得更‘聪明’,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生产方式的变革,需要协同推进生产过程中各类信息整合、决策过程的高度智能化,以实现整个企业、产业的价值链最大化。这不仅获得了利润最大化,还实现了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的统一。”
在这中间,钱锋尤为关注流程制造的智能化。要推进智能化变革,在经营决策层面、生产运行层面、能效安全环保层面和信息集成层面还存在不少瓶颈问题。“我和我的团队将深度融合传统制造业与人工智能,以‘智’为引,努力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应用于工业装置,助推工业制造向智能化方向提升,为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实现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超越,找到抓手,提供动能。”这是钱锋的“深思”与“远望”,也是他时时不忘的使命。
钱锋在化工过程控制领域的深耕,不仅推动了我国石化工业关键装置的国产化进程,更在乙烯装置、PTA装置及炼油装置优化运行技术、软件和系统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长期依赖。
潜心立德树人,深耕育人事业
“耐心”“循循善诱”是钱锋为师的一面,“严格”“精益求精”是他的另一面。他希望能把自己的感悟、学习体会和在工厂里接触到的实际案例都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教学生时,喜欢采用剥洋葱似的“启发式教学”,不直接回答“Yes”或“No”,而是不断问他们“为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做到触类旁通。他特别喜欢学生提问题,提的问题越多越好。他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欢迎学生提问。为了解答问题,他可以组织召开研讨会,甚至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专家一起来研讨。但是,对于“捣浆糊”,他坚持零容忍。无论是学习还是创新研究,团队和学生必须制定反映工作进度的“甘特图”,有问题要及时提出、尽快解决。
对于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钱锋始终坚持要“接地气”。他持之以恒地推动教学与工业产业“对接”,教育研究生在读期间不仅要去工业企业实习,更要将科研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领衔的“以需为引、以新为矢、以质为核,过程工业自动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获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十余年来,他始终坚持为本科新生讲授“专业概论”第一课,并且通过举办各类前沿学术报告,帮助青年学子拓宽视野,了解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连续数年为全校研究生新生讲授“恪守学术规范,弘扬科学精神,践行科技报国使命” 开学第一课,为准科研工作者迈好学术生涯关键一步做好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勉励学生们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以真挚的爱国之心投入学习与科研,为强国建设而努力奋斗。
铸魂育人,桃李芬芳。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钱锋共培养博士研究生65名、硕士研究生131名,指导博士后28名。他识才、爱才、育才、用才、敬才,引育并举、搭建队伍,悉心培养、甘当人梯,培养打造了一支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包括 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欧洲科学院院士、13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名国家青年人才等。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先后被授予“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获评上海市“教育先锋号”“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入选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先后获批上海市高校牵头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建立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能源化工过程智能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工业智能与智能系统前沿科学基地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平台。
一个人和一代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带动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所产生的力量是无限的。近十年来,钱锋带领的团队为国家培养的博士后和研究生达四百多名,这是立德树人接力传承的生动写照。钱锋以其坚定的报国志向、卓越的科研成就、深厚的教育情怀和积极的社会服务,展现了当代科学家、教育家的风范,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锲而不舍、矢志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