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做“有温度”的工程教育

作者:王京尧​​发布时间:2024-12-06浏览次数:10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如何让“有温度”的工程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一流创新人才、产生更多的一流创新成果?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就上述话题接受了《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

中国化工报: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高质量的人才。但现实是不少毕业生难以找到称心的工作、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您认为这种人才需求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涂善东:党中央要求将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共同推进,从根本来看,就是要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老兵,提倡全面工程教育。但工程教育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心与支持,如政府保障、企业提供相应实习条件、广大民众对发明创造的关注热情等。有了多方关心支持才能加快提升工程教育水平。当拥有一批顶尖的科技人才后,就能拥有更好的科技产出,支撑实体产业的发展。

中国化工报:在产教融合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企业界反映不知该对工程教育提出什么要求,教育界对产业的新要求也并未透彻理解。您认为该如何打破产教之间的壁垒?又该怎样提升工程教育的质量?

涂善东: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一方面,高等教育中教师“非工化”的问题需要改善。由于论文导向,老师们更注重能够反映在考核上的内容,而较少要求提升自身工程技能水平。而以德国的工程教育体系为例,每一位工科教师都必须先在企业成为工程师,然后才能当老师,所以这些教师对企业和技术进步的理解更深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更加关心工程教育,可以提供更好的条件,比如提供实践条件、设立奖学金、提供免费的培训课程等,让学生能尽早介入到工程实践当中。

中国化工报:您已培养出50余名博士,其中不乏高校和企业的优秀人才。您提出要为学生定制“有温度”的工程教育,这里的“有温度”该如何理解?

涂善东:我们的技术需要走入群众生活中,这是我想传达的技术逻辑。技术不是冷冰冰的,工程也不是冷冰冰的,工程是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好。如果不符合这条原则,就不是好的工程与技术。所以我特别强调工程要有工程伦理与人文关切,要保障社会福祉,工程师应遵守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这样的工程技术才能被称为“有温度”的工程技术。

中国化工报:在向高质量发展跨越时,产业变革导致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为构建“有温度”的工程教育体系,您有何建议?

涂善东:到了AI时代,简单的知识传授都可以被AI替代。面向这样一个时代,我认为未来教育应遵循四个“第一性原理”。第一是传道启智。传道授业解惑是过去讲的师道,我认为未来授业和解惑不需要老师去做了,然而肩负着传承人类智慧以及追求真理的传道是未来教师该做的,这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及的。第二个是因材施教。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有人发育得早,有人发育得晚,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后者不公平。我认为,晚熟的人同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样可以取得巨大成就。第三个是教学相长。未来的教学方式必是师生平等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勇于挑战权威,教师也应成为突破知识边界的先锋,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第四个是内驱为要。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内心的自在与和谐。有效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生驱动力。同样,未来的教师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创造者,他们也需要在这个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有内生的动力。

中国化工报:您曾提到在科学创新中需要“叛逆”的科学精神,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叛逆”的科学精神?

涂善东:创造型人才的“叛逆”行为,能够引领科学创新,引导文学艺术发展,这也是我们培养人才希望达到的结果。对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达到既有批判思维能力又不具有破坏性。一方面,要不断突破现有科学的框架,突破现有的边界,拓展人类前沿认知;另一方面,一代代人正是在颠覆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所以人应该具备希望别人来突破自我认知边界的包容性。

中国化工报:当前国家鼓励培养卓越工程师和大国工匠,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是否有完整的评价体系,您有何见解?

涂善东:培养卓越工程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目前我国并没有完整的卓越工程师评价体系,但有一些引导性的指南。我认为,卓越并不简单定义在科学研究上,而是在培养人才层面做到卓越。“卓越”就是必须能在行业里做排头,做到领先。比如“双一流”高校就要把标准定位在世界一流,以此来培养卓越工程师。

原文来源: 中国化工报  |  发表时间:2024-12-06  | 作者:王京尧